[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秸秆-黏土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48792.4 申请日: 2018-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9097062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8
发明(设计)人: 章文贵;范丽梅;朱慧可;郭进进;龚梅玲;奉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K17/40 分类号: C09K17/40
代理公司: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代理人: 任晨晨
地址: 241080 安徽省芜***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黏土 水稻秸秆 制备 复合土壤调理剂 焙烧 秸秆炭 重金属 离子交换量 土壤透气性 尾气排放量 惰性氛围 去离子水 水分迁移 土壤活性 土壤施用 稳定效率 炭化 焙烧炉 调理剂 气保护 土壤pH 粘结剂 调理 烘干 钝化 含氧 混料 练泥 成型 土壤 补充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秸秆‑黏土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20‑70份水稻秸秆粉、30‑80份天然多孔黏土、5‑25份粘结剂、1‑5份炭化助剂、80‑150份去离子水。经混料、练泥、成型、装匣105‑125℃烘干、封匣350‑650℃焙烧,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封匣,可在正常的含氧焙烧炉中焙烧,无需采用惰性氛围气保护,尾气排放量极小。所制备的调理剂克服了传统秸秆炭比重轻易随水分迁移流失、重金属稳定效率较低等缺陷,兼有秸秆炭及多孔黏土成分,土壤施用后可显著改善土壤透气性、钝化土壤活性重金属、调理土壤pH、增加土壤离子交换量、补充Si、Ca、Mg、P、K等养分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土壤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秸秆-黏土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达9亿吨,水稻秸秆在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占比最高,达2亿吨。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还田(腐熟还田、覆盖还田、机械破碎直接还田三种主要模式)、饲料加工、秸秆燃气、秸秆燃烧发电、民用制成品等。其中约2亿吨作畜牧饲料,0.2亿吨作工业造纸或工业原料,1.8亿吨被农民作为生活燃料使用,1亿吨碎草还田作肥料,剩下4亿吨秸秆几乎全部烧掉或遗弃在田边地。大量的秸秆被焚烧和随地堆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退化、火灾事故、交通堵塞、村容破坏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是一大重要课题。

生物炭是生物质(如各种植物残体、污泥、畜禽粪便等)在有限供氧的密闭环境中于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700℃)热解生成的一类富含碳素(C%≥60%)、性质稳定、具有不同程度芳香化的固态产物。生物炭具有芳环化的大分子结构,在土壤中具有较高惰性和抗降解性。因具有较为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持水性,减少矿质元素流失,提高矿质元素利用效率,对农田氮(N)、磷(P)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另外,由于含有大量矿质灰分(以K、Ca、Na、Mg为主),生物炭大多呈碱性(pH>7),并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碱性增强。故而生物炭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pH、改善酸性土壤;保水、保肥、增肥;吸附土壤重金属;促进作物增产等功效。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炭加工的重要原料,炭化加工过程中常伴生气态、液态等产物,秸秆炭化方法及装备等研究受到较多的重视。

南京林业大学在CN1563277A提供了一种用农作物秸秆制取秸秆炭和秸秆醋液的方法,其将农作物秸秆装入干馏釜内,通过300-600℃时间4-12h隔氧或限氧下热解,经过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阶段,固体经冷却得到秸秆炭,热解气经气液分离得到秸秆醋液和可燃气体,可燃气可回送燃烧室提供热源。

唐河县宣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在CN103937517A中公开了一种秸秆炭的生产方法,是将秸秆等可燃植物进行压缩成形,然后放入炭化炉中进行炭化,连续作业而取得秸秆炭的方法:首先将原料压缩,再将压缩后的原料放入循环型进料装置中进入炭化炉,调整炭化炉内温度,排出原料中的水、焦油,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气体,之后调整炭化炉内的温度至650℃,此时原料在高温下干馏成炭;成品出炉后降温待用;循环型进料装置是原料入炉的载体,也是将成品承载出炉的载体,它能使成品出炉的同时使原料入炉,该设备循环往复使用,使生产持续进行;气体分解装置把原料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可燃气体等从原料中分解出来,受热汽化排出炭化炉;解决了目前产品含碳密度小、热值低、次品率高、成本高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8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