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8852.2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薛蔚;陈奇;夏磊;宣寒青;董柏君;潘家骅;徐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15;A61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电子 输尿管 | ||
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和输出导线。该电子输尿管肾镜通过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实现在观察面出血、体液混浊等情况下,腔道内不冲水的贴附式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水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需要冲水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在头部的光纤测压传感器将压力数值自动反馈至外部冲水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以保持肾盂内压力处于一个安全临界水平,有效控制使用风险,采用两片弯曲拉伸弹片的蛇骨结构,有效减小了头部弯曲半径,便于在狭小空间中的使用,该输尿管肾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70%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约50%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为需要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干预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另一方面,血尿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上尿路来源的血尿可由泌尿系结石、肿瘤或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诊断难度较高,往往需要借助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肾镜作为目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代表,能够通过尿道口进入人体肾脏内,帮助临床医生在直视下对肾、输尿管结石或上尿路肿瘤进行诊断,亦可在激光等辅助下碎石与肿瘤切除治疗,具有经自然腔道、微创、恢复快、疗效高优点。
然而,输尿管肾镜存在以下不足:冲水清洁视场时,可能造成肾内压力过大,从而产生毒副作用;在不可避免需要冲水的情况下,肾盂内压力缺乏实时预警;反复使用的输尿管肾镜容易损坏,如激光碎石过程对镜头的意外损坏、光纤的疲劳损坏等,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反复使用的输尿管肾镜存在灭菌不彻底,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目前已有的一次性输尿管肾镜在实际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冲水的状态下才能对肾内进行观察,对于一些不适宜于冲水的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大多不具有测压功能,在连续肾内冲水时,容易因肾内压力过大而对患者产生损伤;已有的测压手段大多使用压电式或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其外形尺寸不易微型化,集成在直径要求较细的内窥镜前端相对困难,且其抗电磁干扰特性较差,使用时需要避开有磁场干扰的环境,测量精度受温湿影响较大;肾镜头部可弯曲部分弯曲半径过大,弯曲角度不够,不利于在肾盂内狭小空间的转弯和对空间全方位的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所述的这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通过采用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实现腔道内不冲水情况下的贴附式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水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需要冲水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在头部的光纤测压传感器将压力数值自动反馈至外部冲水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以保持肾盂内压力处于一个安全临界水平,有效控制使用风险,采用带有拉伸弹片的蛇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头部弯曲半径过大无法满足狭小空间操作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8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