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9886.3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汪青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青霞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8K13/06;C08K9/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噻吩 三氯异氰尿酸 导电添加剂 乙炔炭黑 分散液 炭黑 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 六水三氯化铁 导电稳定性 硅烷偶联剂 氧化剂作用 硬脂酸酰胺 表面活性 聚合过程 乙烯基双 硬脂酸铝 原料组成 噻吩单体 相容性 重量份 导电 改性 活化 制备 聚合 掺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六水三氯化铁3‑4、噻吩100‑11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0.7‑1、导电分散液16‑20、硬脂酸铝2‑3、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1‑2、三氯异氰尿酸2‑3,本发明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乙炔炭黑,改善了乙炔炭黑的表面活性,之后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对噻吩单体进行掺杂,在氧化剂作用下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活化炭黑的分散液,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炭黑在聚噻吩间的分散相容性,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强度和导电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聚合物聚噻吩,有良好的光电性能,与其它共轭高分子如聚苯胺、聚吡咯等相比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尤其是其衍生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具有易制备、电化学活性高,良好的导电性和环境稳定性,掺杂后相对高比容量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极材料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但是它也和其他导电聚合物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骨架结构易破坏,容量衰减非常明显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其导电稳定性,增强骨架结构的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六水三氯化铁3-4、噻吩100-11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0.7-1、导电分散液16-20、硬脂酸铝2-3、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1-2、三氯异氰尿酸2-3。
所述的导电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乙炔炭黑14-20、N-甲基吡咯烷酮30-40、硅烷偶联剂Kh5500.3-1、吡啶硫酮锌1-2。
所述的导电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吡啶硫酮锌,加入到其重量7-9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60-65℃,加入乙炔炭黑,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炭黑分散液;
(2)取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上述炭黑分散液中,超声1-2小时,蒸馏除去乙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一种聚噻吩导电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六水三氯化铁,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氧化剂溶液;
(2)取噻吩、三氯异氰尿酸混合,在55-60℃下保温搅拌10-40分钟,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6-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单体溶液;
(3)取上述导电分散液、单体溶液混合,在70-80℃下保温搅拌2-3小时,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15-20℃,加入上述氧化剂溶液,保温搅拌10-12小时,出料冷却,得导电聚噻吩溶液;
(4)取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加入到上述导电聚噻吩溶液中,超声3-5分钟,加入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搅拌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与剩余各原料混合,真空55-60℃下干燥20-3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乙炔炭黑,改善了乙炔炭黑的表面活性,之后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对噻吩单体进行掺杂,再通过氨基与酸的反应,实现了炭黑与噻吩单体间的分散相容性,之后在氧化剂作用下聚合,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炭黑在聚噻吩间的分散相容性,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强度和导电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青霞,未经汪青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9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