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准检测率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0371.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依利科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4 | 分类号: | A61B3/14;A61B3/113;A61B3/11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装置 摄像镜 目镜 弱光 瞳孔检测仪 控制电路 高精准 检测率 吸毒 注视 摄像头连接 摄像头 刺激检测 刺激镜筒 黑暗环境 检测装置 平稳状态 弱光光源 特征产生 瞳孔检测 瞳孔特征 瞳孔 精准度 检测 波长 人眼 亮光 眼球 采集 黑暗 情绪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准检测率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仪,包括检测装置外壳,摄像镜筒、刺激镜筒,所述摄像镜筒包括目镜、尾部安装的摄像头、与摄像头连接的控制电路,在所述摄像镜筒中目镜后方安装有弱光发光装置,所述弱光发光装置连接至控制电路。通过在目镜后方安装有弱光光源的发光装置,使得在黑暗的检测环境中出现了微弱的亮光,而人眼的本能就是会注视能够看见的东西,弱光发光装置让眼球在黑暗环境下不会乱转,保持注视的平稳状态,从而保障了瞳孔检测过程顺利进行;微弱的光线不会对瞳孔的特征产生干扰,其特有的亮度、波长也不会刺激检测人员的情绪,使其保持安静、平和的状态,提高了瞳孔特征的采集,最终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科学领域中,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检测结果的技术,具体为一种高精准检测率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仪。
背景技术
吸毒人员的瞳孔动态变化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常见的就是涉毒人员瞳孔检测装置,其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光源和红外摄像头对被测试者的瞳孔动态变化过程及眼球运动和眨眼的频率等方式进行检测,并记录暗光环境下瞳孔的动态属性后,开启光刺激,并记录1分钟内的瞳孔动态变化,从而通过记录比对即可判断被测人员是否为吸毒人员。
但是,目前该产品的缺陷在于检测准确率达不到满意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对被测人员瞳孔的检测精准度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被测时,被测人员的眼镜包裹在目镜前方,为漆黑的黑暗环境下进行,而由于需要人眼在黑暗环境下无法完成对焦,被测人员的眼球在检测过程中会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的乱动,从而对瞳孔的信息采集产生影响,而即便被测人员的眼球保持静止,也可能其眼球处于斜视状态,依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导致检测失败或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精准度,提高被测人员的瞳孔捕捉、稳定其视觉注视过程的高精准检测率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仪,具体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精准检测率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仪,包括检测装置外壳,摄像镜筒、刺激镜筒,所述摄像镜筒包括目镜、尾部安装的摄像头、与摄像头连接的控制电路,在所述摄像镜筒中目镜后方安装有弱光发光装置,所述弱光发光装置连接至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弱光发光装置为发光亮度大小在0.005-0.05cd/平方米之间;或10-3-10-1LUX之间,发光装置的发光波长在495~570纳米。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绿色、蓝色或黄色的微弱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绿色光源的頻率在526-606THz之间;所述蓝光光源的波长在476-495nm之间,频率在606-630THz之间;所述黄光光源的波长在570-590nm之间,频率580-562THz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弱光灯组的位置位于目镜后方的中间区域内固定安装,或,所述弱光灯组以位置可变动的安装拆卸方式安装在目镜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弱光灯组的发光形状为点状或具有某一形状或某一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目镜外缘呈向内凹的圆弧曲线型,所述装置外壳的两侧边设有贴合手指的指柄凹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介绍:人类对相同强度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可感知的波长范围380nm~780nm,称为可见光。其中对绿色(550nm)光产生最大的光强敏感度。通过在目镜后方安装有弱光发光装置,使得在黑暗的检测环境中出现了微弱的亮光,而人眼的本能就是会注视能够看见的东西,此时,弱光发光装置是黑暗中唯一的隐约可视物件,因此人眼下意识的情况下都会盯住该发光体保持注视一段时间,从而让眼球在黑暗环境下不会乱转,反而保持注视的平稳状态,从而保障了瞳孔检测过程顺利进行;同时,微弱的光线不会对瞳孔的特征产生干扰,其特有的亮度、波长也不会刺激检测人员的情绪,使其保持安静、平和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对被测人员的瞳孔特征的采集,最终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依利科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依利科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0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