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1629.3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谷山强;赵淳;严碧武;李健;梁文勇;吴大伟;刘辉;涂洁;洪骁;焦方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1C21/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 输电 飞行航迹 三维 无人机飞行 飞行安全 技能要求 命名规则 三维模型 线路巡检 巡检信息 照片存储 自动拍摄 点位置 预设 优化 存储 协同 制定 拍摄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其步骤包括:建立输电通道三维模型,结合历史巡检拍摄点位置特征,实现无人机巡检自主飞行航迹优化;根据线路台账和巡检信息,制定巡检照片存储路径和自动命名规则。本发明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无人机飞行的距离,大大地提高了无人机巡检的效率;此外,本发明可对巡检目标预设自动拍摄点,并能对巡检照片按照制定规则进行存储和命名,使得原先需要由多人协同配合完成的无人机线路巡检任务,现仅需一人即可完成,且降低了巡检人员对无人机飞控操作的技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跨越高山、江河、峡谷等复杂地形的线路区段越来越多,线路巡检工作愈发困难。目前,线路巡检仍以人工巡检为主,该方式对杆塔瓶口以上部件的细小缺陷很难发现,易形成工作盲区和漏洞,且登塔核实存在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此外,线路规模的扩大导致线路运维工作与结构性缺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不仅拉长了线路巡视周期,使得巡检工作难以有效管控,也降低了巡检结果整体的质量,给线路本质安全保障工作造成了极大风险。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线路巡检装备,具有携带便捷、作业不受地域影响、工作效率高等优势,有效地缓解了人工巡检压力,且其巡检效果也得到了众多线路运维员工的认可。但现有无人机线路巡检作业的开展,仍需依靠专业的飞控人员完成,对巡检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线路巡检是一个长期、繁重、具有重复性特点的作业任务,人工操作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不仅存在无人机触碰导线的可能,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线路巡检作业任务繁重与专业型巡检作业人员缺乏之间的矛盾。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不仅为无人机自主飞行制定了最优的巡检航迹,还能对飞行过程中的拍照任务进行定点触发和自动命名,显著地提高了线路无人机巡检效率,也充分地保障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对加快输电线路通道智能化运维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基于输电通道三维雷扫数据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法,包括:建立输电通道三维模型,结合历史巡检拍摄点位置特征,实现无人机巡检自主飞行航迹优化;根据线路台账和巡检信息,制定巡检照片存储路径和自动命名规则。
其中,在进行无人机巡检自主飞行航迹优化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读取输电通道巡检线路通道的激光雷扫数据,提取杆塔、导线以及周围环境轮廓及位置信息,建立输电线路及其周围环境的三维立体模型;
读取输电通道巡检线路通道的台账信息,提取线路电压等级,并设置无人机安全飞行距离;
读取输电通道巡检线路通道的无人机历史飞行轨迹数据,提取巡检目标拍摄点的特征位置,确定巡检线路上的无人机拍摄点;
设置无人机的可靠飞行仰角,以飞行距离最短为目标,设定无人机巡检自主飞行航迹。
其中,在提取杆塔、导线以及周围环境轮廓及位置信息的步骤中,杆塔、导线以及周围环境的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和高度。
其中,在确定巡检线路上的无人机拍摄点的步骤中,对获取同一部位历史拍摄点位置信息,将经纬度和高度进行Kmeans聚类处理,提取聚类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无人机巡检目标的拍摄点。
其中,无人机巡检目标的拍摄点至少包括杆塔塔身、绝缘子、导线、避雷线、金具以及两侧通道。
其中,在建立输电线路及其周围环境的三维立体模型时,采用LIDAR360软件进行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1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载无人机定点着陆的自主控制方法
- 下一篇:无人机定点降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