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尾流纹路识别的水面流速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1813.8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伟;陈永灿;李翀;陈敏;李媛;米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26 | 分类号: | G01P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纹路 识别 水面 流速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尾流纹路识别的水面流速测量方法,其步骤:获取圆柱尾流视频,将视频文件按照播放次序转换为jpg格式的图像文件,得到流形学习样本图像;对流形学习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流形学习样本图像相似度,计算任意两个样本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n维的距离矩阵;选取k值,根据欧式距离,计算两个样本间的流形距离;并利用等距特征映射算法,对距离矩阵进行降维,得到三维的欧式距离邻接图,并将欧式距离邻接图相应的转化为残值;根据流形学习所得的三维欧式距离邻接图的形状预判雷诺数Re的大小;欧式距离邻接图转化的残值存在拟合关系式;结合雷诺数预判结果,根据残值的拟合关系反推具体的雷诺数Re,最后得到来流流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流速测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尾流纹路识别的水面流速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水面流速是河流、湖泊的基本参量,流速测量是水文测验的重要手段。流速测量的方法众多,常用的包括毕托管、螺旋桨流速仪等接触式测量方法,以及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声学多普勒测速技术(ADV)等非接触测量方法。自然条件下,流速测量的条件较为苛刻,适用的方法包括浮标追踪法、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手持雷达等。这些流速测量的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且耗时长,限制了水面流速测量的广泛展开。
传统的图像测速技术(PIV)和粒子追踪测速技术(PTV)都是在流体中散布粒子,用粒子速度代表流体运动速度。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PIV中的粒子浓度更高,无法确定不同帧图像中各粒子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采用自相关或者互相关的方法辨认粒子分布云图;PTV中的粒子浓度较低,可以追踪具体的各个粒子,直接计算粒子的运动速度进而得到流体的运动速度。PIV和PTV测速技术最早用于实验室内的流场测量,其后,许多学者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然水域,发展为大尺度粒子图像技术(LSPIV)。PIV或者PTV的设备比较贵重,有学者尝试在手机上实现PIV(PTV)的测量功能,但需要补充距离的测量,限制了手持式图像测速技术的方便使用。
水面流速是河流、湖泊的重要参数,也是水利、环境等学科测量的重要内容。流速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直基于尾流纹路,以流动的特征参数为纽带的流速测量方法。近年来,随着流形学习等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识别复杂图像/图像成为可能,通过数据处理,对复杂图像进行降维,可以获得流动的特征参数。水面形态和水体内部流动密切相关,水面纹路可以反映水下附近的流动。比如,卡门涡街的脱落频率和来流流速存在定量关系,为,
其中,f为脱落频率,U为来流流速,d为圆柱半径,Re为来流雷诺数。这些为根据水面纹路反演水面流速提供了理论支持。
水面纹路是内部流场的外在体现。当前,人们可以根据边界条件、流动参数等,通过模型试验或者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特定流场的分布。然而,根据已知流场反推流动参数尚存在困难,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另外,水面与空气接触,还受到风表面张力、风应力的影响,使得纹路的形状更为复杂多变,为水面纹路特征量的获取造成额外的困难。最后,应用卡门涡街频率导致Re数的范围较小,是否有更好的特征参数估算流速。这些问题限制了通过纹路识别估算特征流速的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尾流纹路识别的水面流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流形学习方法识别圆柱绕流纹路,确定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尾流纹路,反推来流流速,操作方便、测量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1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