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1824.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娟;韩德志;闫洪睿;张雷;鹿文成;贾鸿昌;韩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样本 种检测 烘干 表型 熟期 田间 不利环境 检测样品 鉴定技术 种子活力 作物表型 检测 可用 应用 统计 后代 测试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作物表型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品,将所述检测样本置于50~75℃环境中烘干12~15h,统计炸荚数和总荚数,炸荚率=炸荚数/总荚数×100%。本发明所述方法以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本,将样本置于50~75℃环境中烘干12~15h后即可统计炸荚率,兼顾安全和保证种子活力,且可以克服不利环境影响,真实反映大豆炸荚表型,还可用于后代大豆炸荚表型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表型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炸荚率是大豆炸荚表型鉴定的主要评判指标,前人有利用荚皮厚度和炸裂区进行炸荚表型的鉴定,但是目前常用炸荚表型鉴定指标依然是炸荚率。炸荚率表型鉴定方法,包括:田间调查法、实验室干燥法和随机碰撞测验法,但是田间调查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导致结果的精确性较差,仅能对炸荚表型差异较大的材料进行粗略定性分析;实验室干燥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成熟;随机碰撞测验法已在油菜抗裂角性研究中得到应用,目前大豆尚未应用。而且上述三种检测方法都必须进行多次重复鉴定才能做出炸荚表型的定性判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天气等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室内就可以快速准确,而且数据真实反映遗传所控制的表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品,将所述检测样本置于50~75℃环境中烘干12~15h,统计炸荚数和总荚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炸荚率:
炸荚率=炸荚数/总荚数×100%。
优选的,所述烘干为将检测样本置于玻璃烧杯中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玻璃烧杯开口处覆盖铁丝网。
优选的,所述环境的温度为55~70℃。
优选的,所述环境的温度为60℃。
优选的,所述烘干的时间为12.5~14h。
优选的,所述烘干的时间为13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检测大豆炸荚表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以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本,将样本置于50~75℃环境中烘干12~15h后即可统计炸荚率,兼顾安全和保证种子活力,且炸荚率反应的炸荚表型与田间表现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炸荚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品,将所述检测样本置于50~75℃环境中烘干12~15h,统计炸荚数和总荚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炸荚率:
炸荚率=炸荚数/总荚数×100%。
本发明收集田间完熟期大豆作为检测样品,所述收集时优选在大豆植株上剪下田间完熟期大豆,收集后采用自封袋封样,防止水分蒸发。本发明在收集取样时不要碰炸豆荚。本发明对所述检测样本的收集部位并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底荚(下两节)、顶部荚(上两节),也可以是中部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1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空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境空气臭氧量值溯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