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重加权的采样矩阵求逆非均匀检测器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2066.X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磊;王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加权 采样 矩阵 求逆非 均匀 检测器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重加权的采样矩阵求逆非均匀检测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机载雷达接收回波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利用降维后的数据作为初始训练样本集,并根据初始训练样本集计算采样协方差矩阵;
步骤2,以APR检测统计量为目标函数,计算APR检测统计量的最大值及其对应的样本坐标;
步骤3,在非均匀环境下,计算重加权权值,对所述采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加权;
步骤4,基于重加权的采样矩阵求逆检测器剔除所述初始训练样本集中的非均匀样本,得到优化的训练样本集;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1a)采用扩展的因子化方法构造降维矩阵,对机载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其中,Tm为对应于第m个多普勒通道的线性变换矩阵,xk为原始回波数据,为降维后的回波数据,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
1b)采用扩展的因子化方法构造降维矩阵,对目标空时导向矢量进行降维处理
其中,vt为全空时目标期望导向矢量,为降维后的目标空时导向矢量;
1c)从所述降维处理后的回波数据中选取训练样本,作为初始训练样本集,用所述初始训练样本集计算采样协方差矩阵为
其中,K为样本数目;
转入步骤2;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a)将变量r在-1到0之间均匀采样N点,得到一组点集为[r1,…,rN],初始化r,令r=r1;
2b)计算所述采样协方差矩阵的r次幂即
其中,为的特征矢量矩阵,为的特征值矩阵;
2c)利用所述计算滤波器权值矢量,即
其中,为滤波器权值矢量;为降维后的目标空时导向矢量;
2d)利用对所述初始训练样本集进行滤波,得到输出信号的功率值为
其中,Pr,k为输出信号功率值;
2e)对{Pr,k}k=1,…,K进行排序,得到{Pr,k}k=1,…,K的中值为Pr,median,计算检测统计量,即
Tr,k=Pr,k/Pr,median
其中,Tr,k为检测统计量;
2f)将所述检测统计量Tr,k与预设的门限值η进行比较,即
其中,η为预设的门限值,H1表示检测统计量大于门限值,H0表示检测统计量小于门限值;
2g)假定有Kr个样本的检测统计量小于门限值,这些样本排列成矩阵形式为Xr,a,样本对应的距离单元坐标为pr,采样协方差矩阵为
其中,为修正的采样协方差矩阵估计;
2h)由所述和计算r=r1时的APR检测统计量,即
其中,APR(r)为关于变量r的函数;
2i)令r=ri|i=2,…,N,重复执行子步骤2b)~2h),得到一组APR检测统计量[APR(1),…,APR(N)]和一组样本对应的距离单元坐标矢量[p1,…,pN];
2j)对[APR(1),…,APR(N)]进行排序,得到APR检测统计量的最大值APRopt,其对应的样本坐标为popt;
转入步骤3;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3a)由所述popt计算训练样本集的重加权的权值ρk,若样本对应的距离坐标位于popt中,ρk赋值为1,否则,ρk赋值为0;
3b)在非均匀环境下,对采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加权,所述重加权以后的采样协方差矩阵为
其中,为重加权后的采样协方差矩阵;
转入步骤4;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
4a)利用所述计算滤波器权值矢量,即
其中,为滤波器权值矢量;
4b)利用对所述初始训练样本集进行滤波,得到输出信号的功率值为
其中,PR-smi,k为输出信号功率值;
4c)对{PR-smi,k}k=1,…,K进行排序,得到{PR-smi,k}k=1,…,K的中值为PR-smi,median,计算检测统计量,即
TR-smi,k=PR-smi,k/PR-smi,median
其中,TR-smi,k为检测统计量;
4d)将所述检测统计量TR-smi,k与预设的门限值η′进行比较,即
其中,η′为预设的门限值,H1表示检测统计量大于门限值,H0表示检测统计量小于门限值;
4e)假定有Q个样本的检测统计量大于门限值,将这Q个样本从所述初始训练样本集中剔除,将剔除后剩余的训练样本作为优化的训练样本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0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