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双头菌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2497.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媛;洪玲;王成俊;高怡文;金志;李超越;江绍静;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表面活性剂 双头菌 菌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双头菌菌株。该菌株分离自延长油田坪桥区块的油水样中,经16S rDNA序列鉴定属于双头菌属(Labrys sp.),保藏编号CGMCC No.16012。该菌株在以原油(或菜油)50g/L,(NH4)2SO410.0g/L,KCl 1.1g/L,NaCl 1.1g/L,MgSO40.5g/L,KH2PO43.4g/L,K2HPO44.4g/L,酵母粉0.5g/L的培养基中于30℃、160rpm恒温振荡培养5d后可使培养基的表面张力由初始的71.2mN/m降至32.1mN/m,其产生的表活剂属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双头菌(Labrys sp.)菌株HM11(HM-11)及其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背景技术
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表面活性的两亲化合物。传统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成本高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而由微生物所合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及能适应极端环境等优点,是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良好的替代物。
尤其是在原油开采领域,对于已处于进行水驱(或气体驱)的二次开采阶段的油田。如何采出二次开采后仍留在油井中的近50%的原油是急需攻克的重要技术难题。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处的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这是三次采油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的重要机理之一。因此,急需筛选适应油藏环境的高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
目前已报道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及酵母菌等。其中,细菌占大多数,尤其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此外还包括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sp.)、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及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等。对其他菌属产表活剂的菌株报道仍然很少。
目前还没有关于双头菌产表面活性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双头菌菌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双头菌菌株,命名为双头菌(Labrys sp.)菌株HM1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012。
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活性剂是利用上述双头菌(Labrys sp.)菌株HM11对原油或植物油(例如,菜油)进行生物转化而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双头菌(Labrys sp.)菌株HM11进行种子培养;
2)将种子培养得到的双头菌种子以原油或植物油为碳源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时间根据培养体系表面张力变化情况确定,培养结束得发酵液;
3)将发酵液经碱沉、离心、萃取、减压浓缩,以及冷冻干燥,即得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种子培养采用液体LB培养基,并于28~32℃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双头菌种子。
优选的,所述增殖培养采用添加有原油或植物油的无机盐培养基,原油或植物油的添加比例为无机盐培养基体积的4~6%;增殖培养的条件为:于28~32℃、150~170rpm下振荡培养60小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