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238.7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娟;石泰峡;陈永强;刘艳红;任咪娜;邓富胜;刘丽想;高志翔;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谐振 人工磁导体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工作频率 激励线圈 接收线圈 贴片 调频无线电 传输系统 贴片电容 多模式 介质板 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能量传输 耦合 高效率 近磁场 调频 镀铜 多频 加载 铺设 | ||
1.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人工磁导体(1)、非谐振激励线圈(2)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磁导体(1)的上方依次设有非谐振激励线圈(2)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非谐振激励线圈(2)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通过近磁场耦合进行无线能量传输;
所述人工磁导体(1)由贴片电容(11)、方形铜贴片(12)、镀铜孔(13)、介质板(14)以及底铜(15)组成,所述方形铜贴片(12)相互排列贴合成正方形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方形铜贴片(12)的间隙上加载贴片电容(11),所述方形铜贴片(12)组成的正方形块和底部的底铜(15)之间排列有镀铜孔(13),所述底铜(15)与方形铜贴片(12)之间铺设有介质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磁导体(1)示例结构大小为348mm×348mm,对于具体应用,根据所需求的大小和频段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电容(11)示例中的容值为4.7nf,对于具体应用,根据所需求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作频段选择其他容值的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铜贴片(12)的边长为57mm,相邻两个方形铜贴片(12)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mm,铜贴片数量为36个,铜箔厚度为0.0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孔(13)的直径为1mm,镀铜厚度为0.017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14)可以为市面上的任意一种介质板,示例所用介质板为F4B2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铜(15)的大小为348mm×348mm,铜箔厚度为0.0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谐振激励线圈(2)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均为非谐振圆形金属铜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2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