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化酶催化法制备D-赤藓酮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4510.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高睿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郭炜绵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赤藓酮糖 磷酸 磷酸水解酶 赤藻糖醇 固定化酶 固定化 催化法制 蛋白表达 类似结构 连续催化 连续反应 酶固定化 酶解底物 糖氧化酶 细胞破碎 羟基丙酮 激酶 混合酶 磷酸钠 一次性 底物 丁醇 扩增 收率 制备 质粒 诱导 转入 细胞 基因 转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酶连续催化赤藻糖醇制备D‑赤藓酮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扩增EDH、EuK、LDH、PPK、AP基因,连接质粒并转入细胞,诱导蛋白表达后将细胞破碎离心分离纯化后得到5种酶,将酶固定化;取相应的酶解底物,加入固定化混合酶,反应生成D‑赤藓酮糖‑4‑磷酸,纯化后得到D‑赤藓酮糖‑4‑磷酸钠;将该底物与固定化磷酸水解酶AP反应,最终制得D‑赤藓酮糖。本发明方法利用丁醇糖氧化酶和羟基丙酮激酶的连续反应,实现了廉价的赤藻糖醇到D‑赤藓酮糖‑4‑磷酸的一次性完全转化,进而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磷酸水解酶脱磷酸生成D‑赤藓酮糖。反应不会生成类似结构的产物,纯度和收率都得到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赤藓酮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固定化酶连续催化赤藻糖醇制备D-赤藓酮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D-赤藓酮糖(D-erythrulose)是一种四碳酮糖,分子式为C4H8O4,分子量为120,是存在于红浆果(常见于木莓)里一种呈黄色到红色的糖,由于该糖能与表皮死细胞膜表面蛋白氨基酸作用生成褐色色泽(brownish tint),因而被广泛应用作安全、无毒的皮肤染料。
D-赤藓酮糖常与二羟基丙酮(Dihydroxyacetone)混合应用于皮肤着色,产品通常以DHA/E调和染色标注(如:Tanfastic、Veneto等产品)。赤藓酮糖色调与二羟基丙酮略有区别,能使皮肤颜色更红、更热情。然而其昂贵的价格一直严重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价格表),因而开发一种方便的、能大量制备赤藓酮糖的方法以降低其成本变得非常重要。
各种相关化合物价格表:
化合物名 CAS number 公司 价格($) D-苏糖(D-threose) 95-43-2 Carbosynth 350/克 L-苏糖(L-threose) 95-44-3 Carbosynth 1000/克 D-赤藓糖(D-erythrose) 583-50-6 Carbosynth 55/克 L-赤藓糖(L-erythrose) 533-49-3 Carbosynth 420/克 赤藻糖醇(meso-erythritol) 149-32-6 Carbosynth 95/公斤 D-苏糖醇(D-threitol) 2418-52-2 Carbosynth 450/克 L-苏糖醇(L-threitol) 2319-57-5 Carbosynth 200/克 L-赤藓酮糖(L-erythrulose) 533-50-6 Carbosynth 1200/公斤 D-赤藓酮糖(D-erythrulose) 496-55-9 Carbosynth 26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