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汽车柴油凝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5190.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士;严运兵;易振宇;于俊飞;陈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F02M31/16;F01N5/02;F02B7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模块 继电器 低温温度传感器 高温温度传感器 粘度传感器 加热线圈 控制系统 汽车柴油 粘度信号 凝结 采集温度信号 控制电磁开关 声光报警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中央控制器 低温信号 电磁开关 高温信号 控制油泵 尾气余热 有效供给 有效控制 运动粘度 主控制器 加热区 排气管 吸合 柴油 通电 出口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汽车柴油凝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低温温度传感器(2)、低温信号预处理模块(3)、高温温度传感器(4)、高温信号预处理模块(5)、粘度传感器(6)、粘度信号预处理模块(7)、第一继电器(8)、加热线圈(9)、第二继电器(10)、电磁开关(11)、声光报警模块(12)、数据存储模块(13);本发明方法为通过低温温度传感器模块(2)、高温温度传感器(4)、粘度传感器(6)、分别采集温度信号和粘度信号,并通过中央控制器(1)的控制,实现对加热线圈(9)的通电有效控制,同时精确控制电磁开关(11)的吸合,从而控制油泵出口燃油向排气管加热区的有效供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尾气余热的有效利用,降低柴油的运动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汽车柴油凝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严寒的冬季,尤其在北方地区,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由于不能及时更换更高一级牌号的柴油,导致一些车辆中途熄火突然抛锚,无法正常行驶。不但长途运营车辆如此,北方一些城市因天气突然变化部分公交车辆一夜瘫痪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车辆出现这些影响正常行驶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低温对柴油的粘稠度影响较大,当车辆所行驶在的外界温度比车辆加注的柴油牌号适用温度低时柴油的运动粘稠度增大,石蜡结晶析出。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则因柴油含蜡的沉淀物析出,使柴油的流动性逐渐丧失,无论是哪种牌号的柴油,都会随着气温降低而出现这种特性。管路中的柴油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逐步的降温而结蜡甚至凝结而中断供油,车辆无法行驶,因而选用不同牌号的柴油应主要根据使用时的气温决定。
温度越低对油品的要求越高,同时经济消耗越高。为了适当降低对柴油牌号的要求,减少因柴油牌号与温度不对引起的不必要麻烦与损失及在如何不提高牌号柴油的情况下,一种汽车柴油加热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提出应用电加热的方法,其加热系统完全利用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加热柴油,但增加了汽车电量消耗,不利于节能环保;一种利用柴油汽车排气余热的柴油加热装置提出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加热,但存在一定的控制缺陷,不能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仅依靠个人的经验对整个系统进行加热,这种控制方式过于简单,可靠性差,安全隐患较大。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电加热和排气余热加热优点,运用智能控制电路,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人为通过个人经验来控制继电器通断来实现柴油加热的问题。由于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完全由人工经验来控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发动机排气余热温度、油箱环境的温度、加热元件的运行时间等参数无法准确掌握,无法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电加热的精确控制能够实现电池电量的有效利用和确保电量充足避免电池馈电影响电池寿命。通过智能控制电路实现了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给燃油循环加热,适当提高燃油温度避免燃油变稠、供油受阻,同时有效的解决了低温柴油凝结无法启动等问题。有效避免在车辆运行中因手动控制启动加热,致使分散驾驶员注意力,造成的驾驶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很好的提高了柴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和行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满足汽车随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柴油的加热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汽车柴油凝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系统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汽车柴油凝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1)、低温温度传感器(2)、低温信号预处理模块(3)、高温温度传感器(4)、高温信号预处理模块(5)、粘度传感器(6)、粘度信号预处理模块(7)、第一继电器(8)、加热线圈(9)、第二继电器(10)、电磁开关(11)、声光报警模块(12)、数据存储模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
- 下一篇:一种联合收割机进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