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5651.5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博;张平则;梁宏璇;刘子利;李淑琴;姚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3C14/46;C23C14/18;C23C14/06;C23C14/02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国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合金层 强化层 制备 等离子合金化 粉末冶金齿轮 复合梯度 梯度陶瓷 表面离子 复合结构 合金元素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沉积层 氮化物 合金层 碳化物 齿轮 溅射 双辉 离子 | ||
1.一种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在粉末冶金齿轮表面离子注入C、N强化层;包含以下步骤:
(1.1)对粉末冶金齿轮进行超声处理,将齿轮浸在酒精或丙酮中,进行1~2次超声清洗,每次处理20~30min,然后进行干燥;
(1.2)将粉末冶金齿轮放入离子注入设备腔室中,通入氩气,对经酒精或丙酮清洗后的粉末冶金齿轮进行预溅射清洗20~30min;
(1.3)在真空度小于2×10-3Pa条件下进行C、N离子注入处理,注入时间为0.5~2小时;
(1.4)炉冷后取出齿轮,并在室温下进行保存;
(2)在C、N强化层表面用双辉等离子合金化法制备Ti-Cr合金层;包含以下步骤:
(2.1)将由粉末冶金法制备的Ti-Cr靶材用砂纸逐级打磨后,浸入酒精或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20~30min,风干后置于双辉装置炉内;
(2.2)调节极间距,即Ti-Cr靶材下表面与齿轮上表面的距离至15~18mm,关闭炉罩、放气阀、通气阀;
(2.3)打开机械泵,然后打开抽气阀门,抽真空至10-3Pa以下,关闭抽气阀;
(2.4)开启氩气瓶,打开氩气阀门,然后打开流量计通入氩气,进行洗气处理,当装置气压达到145~160Pa时,打开真空阀并且关闭氩气流量阀门,使气压降至35~40Pa,重复以上洗气步骤3~5次;
(2.5)将气压调至工作气压30~40Pa;
(2.6)开启40~50℃循环水;
(2.7)打开工件极电源,利用空心阴极效应起辉,辉光稳定后,逐步将源极电压调为500~600V,工件极电压调为300~400V,对齿轮进行0.5h以上轰击;
(2.8)逐步调节工件极电压与源极电压,直至源极电压为900~1000V,工件极电压为500~600V;
(2.9)保温2.5~3.5小时;
(2.10)逐渐缓慢降低源极和工件极电压为0,为避免应力集中,时间在0.5h以上;
(2.11)关闭氩气阀门、真空阀、机械泵、电源开关、循环水开关;
(2.12)冷却2小时以上后取出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预溅射参数如下:电压为500~700V、束流密度为0.2~0.4μA/cm2、氩等离子体密度为1×109~3×109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C、N离子注入处理的工艺参数如下:氮气纯度为 99.99%,N注入剂量为1×1017~2×1017ions/cm2,C注入剂量为4×1017~6×1017ions/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Cr靶材中Ti的质量分数为50~60wt%,Cr的质量分数为40~50wt%。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Ti-Cr沉积层、Ti(C、N)/Cr(C、N)梯度陶瓷层和C、N强化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i-Cr沉积层的厚度为15~20μm,Ti(C、N)/Cr(C、N)梯度陶瓷层、C、N强化层的总厚度为3~6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i(C、N)/Cr(C、N)复合梯度耐磨合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i(C、N)/Cr(C、N)梯度层的Ti、Cr含量由表及里梯度下降,C、N含量由表及里梯度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56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