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凹尖点设计缺陷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6680.3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守文;张鑫;范帅;蓝维彬;潘钰;林浩然;邹云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王荔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非圆 齿轮 曲线 尖点 设计 缺陷 修复 方法 | ||
1.一种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凹尖点设计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绕回转中心旋转具有凹尖点设计缺陷的N叶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得到满足周转约束的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r(θ);所述步骤一具体如下:
固定坐标系o-xy与回转中心o刚性连接,假设平面中一条任意曲线r1(θ)是N叶非圆齿轮中的单叶节曲线,其中θ∈[0,2π/N],极角θ以x轴正向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测量,则通过绕回转中心旋转该节曲线即可得到满足周转约束的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
式中,N为非圆齿轮的叶数,k=1,2,...,N;步骤二、根据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值恒大于零,得到凹尖点处的微小邻域内满足回转时间的约束条件;所述步骤二具体如下:
从微分几何可知,曲线的向径与其切线的正方向夹角μ由下式计算,其中,切线的正方向与极角θ的计量方向一致:
则可得到极角θ=2π/N的凹尖点处的夹角μ1和μ2为:
由于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值恒大于零,因此,在极角θ=2π/N的凹尖点的微小Δ邻域内,有如下约束条件:
步骤三、基于变分原理,并根据步骤二中满足回转时间的约束条件,得到具有最小平均动能特性的平面曲线rm1(θ),rm1(θ)即为凹尖点处的修复节曲线;所述步骤三具体如下:
假设极角θ=2π/N的凹尖点处的修复节曲线rm1(θ)能够被用于替换极角θ=2π/N的凹尖点微小邻域内两端的部分节曲线,修复节曲线rm1(θ)与节曲线r1(θ)和r2(θ)相切,且切点处对应的极角分别为θa1和θb1;
为了保证修复节曲线rm1(θ)在给定的回转时间约束条件下具有最小的平均动能,修复节曲线rm1(θ)必须满足以下表达式:
式中,Emin是指N叶非圆齿轮在给定的回转时间T的条件下通过修复节曲线rm1(θ)的最小平均动能,M和ω分别是指该非圆齿轮的质量和角速度;
由上式可知,该最小平均动能修复模型是一种具有积分约束的变分问题,根据变分原理,为了得到满足上式的修复节曲线rm1(θ),建立相应的辅助泛函如下:
式中,λ是指拉格朗日常数;
为了使平均动能达到最小值Emin,H必须满足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由于该修复模型中的H(rm1,r'm1)不显包含参数θ,所以H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一阶积分满足以下条件:
式中,表示H对rm1′(θ)的一阶偏导;h为积分常数;
将式(6)中H的表达式代入式(7),可得:
假设:
式中,α是指待定参数;
将上式代入式(8),可得:
式中,f1和f2是指待定参数,其表达式为:
同时积分式(12)的两边,可得极角θ的参数方程为:
假设:
式中,αa1和αb1是指待定参数;
联立式(5)中的约束条件和式(9),可得待定参数αa1和αb1的取值范围为:
由于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值恒大于零,式(10)必须满足下列表达式:
联立式(16),可得式(17)的一阶导数为:
联立式(17),待定参数f1和f2需满足以下条件:
同时,由于极角θ关于参数α是单调递增的,其中α∈[αa1,αb1],式(12)必须满足下列表达式:
联立式(16),可得式(20)的一阶导数为:
联立式(20),待定参数f1和f2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并且,只有当修复节曲线rm1(θ)是内凹的,其才能够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用于修复极角θ=2π/N的凹尖点,即其曲率半径ρ应该满足下列表达式:
为了使得式(23)恒成立,可得如下表达式:
联立式(16),可得式(24)的一阶导数为:
联立式(24),待定参数f1和f2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联立式(19)和式(22),可得待定参数f1和f2的约束条件:
联立式(10),式(14)和式(16),可得具有给定回转时间约束的最小平均动能修复节曲线rm1(θ)及其约束条件分别如式(28)~式(30)所示:
或
步骤四、将修复节曲线rm1(θ)代替非圆齿轮凹尖点处微小邻域内的节曲线,得到无凹尖点设计缺陷的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R(θ);所述步骤四具体如下:
将式(28)~式(30)代入式(1),可得修复后的无凹尖点设计缺陷的非圆齿轮节曲线R(θ)为:
步骤五、根据非圆齿轮的啮合原理,导出与步骤四中节曲线R(θ)共轭的外啮合非圆齿轮节曲线Re(θe),实现N叶非圆齿轮节曲线凹尖点设计缺陷的最小平均动能修复;所述步骤五具体如下:
根据非圆齿轮的啮合原理,与修复后的节曲线R(θ)共轭的外啮合和内啮合非圆齿轮节曲线分别为:
式中,a是指共轭的外啮合非圆齿轮副节曲线的中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66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