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电机转轴内锥孔裂纹源的修磨系统及修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6734.6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8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肖连新;杨下沙;杨学军;何锋杰;项永;肖孝轩;龙云峰;赵俊程;邓先平;曹家熙;熊文浩;夏红勇;刘权;欧星灼;兰万玲;何鹏;陈丽洁;顾丽;何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41/06;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磨 风动枪 夹持装置 活动部 裂纹源 内锥孔 电机转轴 维修电机 移动装置 磨头 电机 同步轴向移动 传动端端盖 相对活动部 打磨抛光 电机维修 工作场地 可拆卸的 整机状态 轴向移动 转动连接 疲劳源 修磨槽 夹持 进给 转动 占用 修复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电机转轴内锥孔裂纹源的修磨系统,包括移动装置、风动枪和夹持装置;移动装置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待维修电机的传动端端盖上,且具有能够相对待维修电机的内锥孔轴向移动的活动部;风动枪夹持于夹持装置内,风动枪的头部安装有磨头;夹持装置与活动部转动连接,以随活动部同步轴向移动,且能够相对活动部转动以带动磨头进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修磨系统的修磨方法,包括步骤:S1:风动枪对刀;S2:裂纹源修磨;S3:修磨槽打磨抛光。应用该修磨系统及方法,成本较低,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工作场地,便于随时随地进行电机维修。实现了电机在整机状态下进行疲劳源的修磨作业,节省了工序时间,降低了电机修复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检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除电机转轴内锥孔裂纹源的修磨系统,还涉及一种消除电机转轴内锥孔裂纹源的修磨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通过小齿轮传动牵引力,电机转轴带有内锥孔01,与带有外锥的小齿轮过盈配合,在转子转动时传递牵引转矩。为了压装和拆卸小齿轮,必须给小齿轮外锥面高压注入甘油使转轴内锥孔01涨大,故在小齿轮的外锥面上设计有注油孔和环油槽。在传力过程中,小齿轮外锥面的环油槽两侧边会与转轴的内锥孔01发生蠕动摩擦,时间久后,会导致转轴内锥孔01在小齿轮油槽对应处出现疲劳源(两条压痕),疲劳源发生扩展后则会引发电机转轴断裂、小齿轮迟缓等恶性质量事故,严重影响机车电机安全平稳运行。
为了防止电机转轴疲劳源的扩展恶化而引发的安全运行隐患,必须对疲劳源进行消除。消除的办法是在转轴内锥孔01对应位置磨一个环槽,使转轴内锥孔01避开小齿轮外锥面的环油槽两侧边,使其不直接接触。
消除转轴疲劳源的现有工艺是采用普通深孔内圆磨床磨削疲劳源,即在小齿轮油槽对应的转轴内锥孔01处磨削出一个环形凹槽02,如图1、图2所示,图1为在深孔内圆磨磨床上的转子轴磨削和安装示意图;图2为在深孔内圆磨磨床上磨出的成型凹环形槽的结构示意图。磨削时,首先,将图1中的转子从电机中解体下来,将转子的左端装夹在磨床的三爪卡盘中,右端用中心支架支撑,找正中心后,起动机床转动转子,此时,将预先修磨成型的直径约为D80的砂轮在高速旋转状态下通过控制轴向移动距离使之到达疲劳源处,然后纵向进给进行磨削,磨削深度根据成型砂轮的凸台修磨高度分别为0.3mm或0.5mm等,环形凹槽02在修磨后应保持与转轴内锥孔01光滑过渡,其表面粗糙度要求能达到Ra1.6左右。
然而,采用普通深孔内圆磨床修磨疲劳源,虽然可靠性较好,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
1)以磨床作为修磨设备,就必须使用专用的深孔内圆磨床,成本投入较大、采购周期长,如需实现异地维修,必须投入多台设备。
2)磨床笨重、体积大,将占用较大的工作场所,且不便于搬迁或者携带。
3)电机在检修过程中,必须将电机转子拆下,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电机解体和电机组装、再试验等工序。
4)拆解下来的转子需配送至专用的磨床区域进行修磨,造成了工序转换及修磨等待的浪费。
5)抗风险能力差。疲劳源修磨依赖单一机床,如果机床发生故障,则影响疲劳源的修磨进度及周期,机床修磨疲劳源抵御突发情况的能力较差。
6)现有修磨方式需对修磨砂轮预先进行加工成型,增加了加工成本,且一个成型的砂轮只修磨一个转轴后便需重新加工成型。
7)加工成型的砂轮只有一个固定的凸台高度,如0.3mm、0.5mm,在内孔修磨时必须严格控制磨削深度,才能保证磨削后的光滑过渡,增加了加工尺寸控制难度。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电机检修周期长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6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孔磨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面磨床用水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