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7603.X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梅桂林;文志凌;胡勇;马子超;孙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B21B1/46;B23P23/04;C22F1/08;C21D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铜带 热处理工艺 冷轧 热处理技术领域 退火 轧制 二次清洗 二次退火 拉弯矫直 维氏硬度 铣削加工 一次清洗 一次退火 熔炼 抗折弯 气垫炉 粗轧 分切 精轧 拉铸 切边 折弯 热轧 清洗 交付 | ||
1.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熔炼拉铸:
采用纯度>99.9%的阴极电解铜作为原料,控制杂质磷含量≤0.003%,通过搅拌、捞渣、成分检验合格后,调整熔化铜水温度至1180℃-1200℃,进行拉铸,得到260mm厚的铸锭;
(2)热轧:
将步骤(1)中260mm厚度的铸锭放入加热炉内加热5小时,铸锭温度达到880℃-920℃后,进入二辊热轧机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速度100m/min-120m/min,热轧机规格为φ650*650mm;
(3)铣削加工:
将步骤(2)中热轧后厚度为17mm的带坯采用铣床对其上下表面进行铣削加工,铣削速度为3-5m/min,充分铣去氧化皮,铣削后表面粗糙度Ra≤1.5μm;
(4)粗轧:.
步骤(3)中铣削后的带坯进行多道次粗轧,轧制到1.5mm后卸卷,粗轧机规格为φ250/450*500mm;
(5)切边:
粗轧后进行切边,剪去带材两边缺陷部分,控制切边速度50-60m/min;
(6)一次退火:
将步骤(5)中切边后的1.5mm铜卷投入罩式炉中,并放置于罩式炉顶层区域,退火温度为460℃-480℃,然后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
(7)一次清洗:
步骤(6)中一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
(8)中轧:
步骤(7)中一次清洗后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厚度为0.6mm后卸卷,中轧机规格为φ260/450*500mm,轧辊粗糙度Ra≤0.25μm;
(9)二次退火:
步骤(8)中中轧后的带卷投入罩式炉中,并放置于罩式炉顶层区域,退火温度为360℃-380℃,保温4.5小时,保温结束后炉冷至常温取出;
(10)二次清洗:
步骤(9)中二次退火后的带卷依次采用酸洗→清水冲洗→抛光→热水冲洗→钝化→烘干→收卷的方式进行处理;
(11)精轧:
步骤(10)中二次清洗后的带卷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到0.3mm后卸卷,精轧采用全油轧制,轧辊粗糙度Ra≤0.15μm;
(12)气垫炉退火清洗:
步骤(11)中精轧厚度为0.3mm的带卷,放置于气垫炉内进行在线退火清洗,退火温度650℃-680℃,设备运行速度为45m/min-55m/min,风机转速为900-1000r/min;
(13)拉弯矫直:
步骤(12)中清洗后的带卷采用张力辊和弯曲矫直辊的方式进行矫直;
(14)分切交付。
2.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炉冷包括风冷和水冷,风冷转水冷温度点设定为280℃,出炉温度≤7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炉冷包括风冷和水冷,风冷转水冷温度点设定为200℃,出炉温度≤60℃。
4.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酸洗采用硫酸酸洗,硫酸质量浓度为10%-12%,采用240目单股丝刷抛光,重刷,刷毛材质为碳化硅,抛光转速为600 r/min,清洗速度为30-5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酸洗采用硫酸酸洗,硫酸质量浓度为8%-10%;采用1000目多股丝刷抛光,刷毛材质为氧化铝,抛光转速为900 r/min,清洗速度为60-80m/min;采用温度为70℃-80℃的水进行热水冲洗;采用液态钝化剂进行钝化。
6.根据权利要求1中一种极耳铜带的冷轧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张力辊共八个,直径为500mm,辊间最大张力58KN;弯曲矫直采用六重式23辊矫直,矫直辊直径为16mm,矫直中带卷延伸率控制在0.16%-0.18%,带卷矫直速度为12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6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铝型材AB面同时挤出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钨合金板材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