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7689.6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二培;杨彬;楼雄珍;牛明月;黄华宏;童再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晶晶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锦 杜鹃 多倍体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云锦杜鹃种子灭菌后,以氨磺乐灵进行处理;种子萌发后移栽至育苗块进行培养,然后通过气孔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染色体倍性变化,检测确认的染色体加倍植株移栽至温室培养,即可获得多倍体植株。采用本方法进行云锦杜鹃的多倍体的培育,诱导率高(可达30%),变异植株成活率高(85%以上),鉴定方法简便,可同时获得大量多倍体材料,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云锦杜鹃是一种常绿大灌木,为中国特有的杜鹃属植物,生于海拔600-2300m的山坡、沟谷或石山等,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南方省份。云锦杜鹃花朵美丽,颜色鲜艳,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非常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云锦杜鹃野生资源丰富,但品种少,尤其抗性较强的品种缺乏。培育优良新品种,对于云锦杜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提升其市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多倍体相对二倍体,往往具有植株粗壮、花器官增大、花色更艳丽的优点,如图1-A和图1-B所示;同时多倍体相对于二倍体的植株具有抗性更强等优点,增加了花卉的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多倍体育种已成为花卉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花卉植株中已经成功运用,但在云锦杜鹃上的运用尚未见报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乏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锦杜鹃多倍体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云锦杜鹃种子灭菌后,以氨磺乐灵进行处理;种子萌发后移栽至育苗块进行培养,然后通过气孔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染色体倍性变化,检测确认的染色体加倍植株移栽至温室培养,即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其中,氨磺乐灵处理云锦杜鹃种子的步骤如下:
用2.5mg·L-1~10mg·L-1氨磺乐灵溶液浸泡灭菌后的种子14h~24h,用无菌水清洗3~4次后播种于用无菌水浸湿的灭菌滤纸上,置于玻璃培养皿内萌发,萌发条件为温度24℃~26℃,光照强度1500lx~2000lx,光照时间12h~16h,萌发时间15d~20d;然后将萌发的种子苗移栽至直径3.8cm育苗块,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30d。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云锦杜鹃种子灭菌,包括如下步骤:取0.1~0.3g种子,用无菌水清洗1遍,加10mL~20mL,75%酒精浸泡30s;倒去酒精用无菌水清洗3~4次,加入10mL~20mL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泡15min~30min;倒去多菌灵溶液用无菌水清洗3~4次,加10mL~20mL 10%安替福明溶液灭菌10min~15min;倒去安替福明溶液用无菌水清洗3~4次,然后以氨磺乐灵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设施方案中,所述气孔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染色体倍性变化包括如下步骤:剪取植株嫩叶,用10%安替福明浸泡16h~24h,撕取叶片下表皮,在光学显微镜下统计单位面积气孔数量、测定气孔大小;取同一植株叶片,提取细胞核,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植株倍性,染色体加倍植株即为多倍体。
在本发明一个设施方案中,所述移栽的过程包括:将倍性检测确定为多倍体的植株移至光照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2℃~26℃,湿度75~85%,光照强度2000lx~2500lx,光照时间16h,培养时间3个月~4个月;5月~6月龄植株移至温室,炼苗2d~4d,栽入填有松针土、珍珠岩和黄泥,并且直径为10cm~15cm的花盆内,室内放置3d~5d后,移至室外遮阴棚内;所述松针土、珍珠岩和黄泥的比为4∶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