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8665.2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卢波;朱杰兵;刘小红;刘广宁;汪斌;蒋昱州;徐栋栋;张利洁;曾平;张林让;汪朝晖;王小伟;许方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积 滑坡 变形 柔性 监测 装置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滑坡,该堆积体滑坡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该监测与分析方法基于该监测装置而实现。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坡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的大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力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滑坡变形特征是滑坡防治的重要信息,钻孔测斜仪是一种可以测试滑坡深部变形监测与滑带深度的监测仪器。但受到测量原理与测量系统构造的限制,其测量量程有限,当滑动面产生大位移时,测斜仪不能在测斜管内自由活动,故测斜仪采集不到滑坡大变形。然而堆积体滑坡经常达到米级变形,测斜仪应对滑坡大变形无能为力。近年学者研发出了如拉绳式滑坡监测装置与TDR监测系统,可以测量滑坡的深部大变形;但均不能确定滑坡移动的方向。而滑动方向对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与处治方案的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发可以确定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变形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动方向且能跟踪滑坡米级以上的变形,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所述堆积体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
所述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
所述边部拉线(3)包括多根,分别固定于不同深度,其中,所述边部拉线(3)至少有1根固定于所述滑床(13),
所述测管(1)设置于一盲孔中,所述盲孔贯穿所述滑体(12)并终止于所述滑床(13),
所述第一中部拉线(6a)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管(1)的底部,所述第一中部拉线(6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球(7),
所述固定支柱(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体(12)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a)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柱(2)上,所述边部拉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管(1)的边缘,所述边部拉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4a),
所述支架(5)固定设置于所述滑体(12)上,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架(5)上,
所述第二中部拉线(6b)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球(7),所述第二中部拉线(6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4b),
所述第三中部拉线(6c)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球(7),所述第三中部拉线(6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位移传感器(4c),
所述第四中部拉线(6d)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测球(7),所述第四中部拉线(6d)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位移传感器(4d)。
本发明提供的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8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