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接入边缘计算方法和平台、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8946.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武洲云;张建敏;谢伟良;杨峰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L12/28;H04L61/4511;H04L47/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边缘 计算方法 平台 通信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接入边缘计算方法和平台、通信系统。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在接收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业务请求后,从业务请求中提取出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查询是否存在与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在存在与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的情况下,将与IP地址对应的数据流分流至固定网络。本公开根据与应用服务器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将相应的数据流分流至固定网络。通过业务分流可充分利用各网络的资源,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接入边缘计算方法和平台、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都是为末端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网络。目前,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都是独立进行规划、建设、运营和演进,二者之间尚未实现融合。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不能实现融合,从而导致这两张网络之间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降低用户体验。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通过固移融合以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接入边缘计算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业务请求后,从所述业务请求中提取出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在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的情况下,将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数据流分流至固定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的情况下,将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数据流通过所述移动网络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出请求解析的域名;判断所述域名是否包括在卸载列表中;若所述域名包括在卸载列表中,则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固定网络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在接收到所述固定网络域名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域名解析响应后,将所述第一域名解析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域名解析响应中包括相关应用服务器的第一IP地址;生成与所述第一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域名未包括在卸载列表中,则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移动网络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在接收到所述移动网络域名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域名解析响应后,将所述第二域名解析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域名解析响应中包括相关应用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包括:用户面功能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业务请求后,从所述业务请求中提取出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查询在路由规则控制模块中是否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在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的情况下,将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数据流分流至固定网络;路由规则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存在与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模块还被配置为在不存在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的情况下,将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数据流通过所述移动网络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平台还包括:移动流量卸载模块,被配置为在用户面功能模块接收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后,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出请求解析的域名,判断所述域名是否包括在卸载列表中,若所述域名包括在卸载列表中,则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固定网络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在接收到所述固定网络域名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域名解析响应后,将所述第一域名解析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域名解析响应中包括相关应用服务器的第一IP地址,指示路由规则控制模块生成与所述IP地址相关联的分流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流量卸载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域名未包括在卸载列表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移动网络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在接收到所述移动网络域名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域名解析响应后,将所述第二域名解析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域名解析响应中包括相关应用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8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