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9392.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辉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生 连接端 中央接口单元 病人呼叫 查询端 诊疗装置 中医内科 传输端 接收端 在线联系 诊疗技术 自动匹配 查询 参考 | ||
本发明属于医院在线诊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设置有病人呼叫端,所述病人呼叫端与病情描述传输端,病情描述传输端连接病人连接端,病人连接端连接中央接口单元,中央接口单元与病情处理方案端、相关医生查询端连接,相关医生查询端与医生连接端连接,医生连接端与医生接收端连接;中央接口单元通过相关医生查询端查询相关医生,并通过医生连接端连接医生接收端,与病人呼叫端进行联系;本发明可同时供多名病人与医生进行在线联系,通过病人对病情描述,系统自动匹配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联系,同时提供病情的处理方案,供病人进行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院在线诊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了网上诊疗的方式,方便病人进行实时咨询,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很大方便。但现有的在线诊疗不够规范,同时咨询的病人较多时,服务器比较容易崩溃;不能根据病人提供的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医生进行随机匹配,不能精确寻找合适专业的医生。
光学三维成像是一种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它通过融合生物体体表测量的多角度光学信号、生物体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光学参数信息,基于精确的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模型重建活体生物体体内靶向目标的位置和强度分布信息。其中,生物组织中光传输过程的精确描述和靶向目标的准确快速重建是光学三维成像方法实现的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在其专利申请文件“基于单视图的多光谱自发荧光断层成像重建方法”(申请号200810116818.4,申请日2008.7.18,授权号ZL200810116818.4,授权日2010.6.2)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幅视图的多光谱自发荧光断层成像重建方法。该专利技术基于扩散近似方程,考虑生物体的非匀质特性和自发荧光光源的光谱特点,利用在单个角度测量的多个谱段荧光数据,重建生物体体内靶向目标的位置和强度分布信息。但是,由于扩散近似方程只适用于描述高散射特性组织中的光传输过程,对于低散射特性和空腔组织,它的求解精度很低。因此,该专利技术对于具有多种散射特性组织的生物体求解精度差,很难准确地获得生物体体内靶向目标的位置和强度分布信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其专利申请文件“基于生物组织特异性的光学三维成像方法”(申请号201110148500.6,申请日2011.6.2,授权号ZL201110148500.6,授权日2013.4.3)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特异性的光学三维成像方法。该专利基于生物组织特异性光传输混合数学模型和完全稀疏正则化方法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基于任务导向的混合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以实现体内靶向目标的光学三维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具有不规则解剖结构和多种散射特性组织的复杂生物体进行准确快速的光学三维成像的问题。然而,在基于非匀质模型和生物组织特异性的光学三维成像方法中,对生物体内的组织器官进行准确有效的分割和网格的高质量数值离散是准确构建和求解光学成像模型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器官分割是一件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专业软件和人机交互才能完成。网格离散不仅需要专业的软件和人机交互才能完成,而且针对不同的成像要求网格离散的质量也有差别。同时,网格的离散也存在不可控的因素,这就导致了网格离散的质量对模型求解和重建带来的不可控制的影响。
现有的在线诊疗不够规范,同时咨询的病人较多时,服务器比较容易崩溃;不能根据病人提供的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医生进行随机匹配,不能精确寻找合适专业的医生。
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繁琐的器官分割和网格离散才能获得光学三维成像重建结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所述中医内科远程在线诊疗装置设置有:
病人呼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辉,未经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9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