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和历史客流大数据的班次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9858.X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贺健;周金明;周宇;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27 | 分类号: | G08G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智能 终端设备 大数据 客流 集合 车辆司机 调度中心 时间点 指令 调度 变化规律 人员判断 实时事件 事件类型 应变能力 时间段 贴合 合理性 填充 发送 上报 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和历史客流大数据的班次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车载智能终端设备接收司机上报的事件类型的指令;步骤2,调度中心的调度人员判断是否要发出调整班次的指令;步骤3,调度中心接收调度人员的班次调整的详细指令,步骤4,生成调整后所述时间段内的车辆司机集合和班次的发车时间点的集合;步骤,5,将车辆司机集合X依次填充到班次时间点集合Y中;步骤6,调整后的排班计划的发送和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增加了公交公司针对实时事件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增加了班次调整的的稳定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及时性;充分利用客流大数据分析结果,使得班次调整更加贴合客流的变化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研究领域,尤其是客流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公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和历史客流大数据的班次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度增高、公共交通复杂度提升,公交行业的突发状况发生率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当前公交公司的调度中心面对公交运营中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司机通过电话上报事件类型,依赖调度人员的经验,进行手动班次调整。而司机向调度中心上报事件时,往往对事件的描述不够清晰、不全面、不及时;调度人员手动调整班次的经验和应变能力直接决定了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平,效率相对较低;无法全面的考虑以往客流规律,造成调整结果的不合理性;同时调整结果电话或短信通知司机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和历史客流大数据的班次调整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过分依赖调度人员经验、计算量大、结果不稳定性高和效率低等问题,保证了调度中心能精确掌握现场事件的具体情况,并对延误车辆进行是否有调换班次的判断,避免了因故减少班次的可能,提高公交出行的可靠性;同时有效的验证机制,保证了班次调整的合理性;通过使用客流大数据分析得出的客流峰段来分割要调整班次的时间段,使得公交班次的调整充分考虑了不同环境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站点的上下车客流量,更加符合客流规律,使公交排班或者班次调整更加合理、准确。另外,班次调整结构的呈现支持声音提醒和屏幕显示等方式,增加了实时性和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基于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和历史客流大数据的班次调整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载智能终端设备接收司机上报的事件类型的指令,并将所述事件类型和所述车载智能终端设备采集到的事件发生时的详细信息传输至调度中心,所述事件类型包括车辆故障、司机原因、设备故障、班次晚点、司机请求恢复运营,所述事件发生时的详细信息包括时间、客流人数、位置、速度、车辆、司机;
车载智能终端设备上报事件,解决了人为上报中出现的信息错误和上报不及时的问题,保证了调度中心能精确掌握现场事件的情况。
步骤2,调度中心的调度人员判断是否要发出调整班次的指令,若发出指令,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不发出指令,则班次不调整,流程结束;
步骤3,调度中心接收调度人员的班次调整的详细指令,所述详细指令包括根据事件类型确定的增加班次或减少班次,及对应增加或者减少的班次数、时间段、车辆司机、线路、班次号;
优选的,调度中心判断班次调整的详细指令的合理性,具体为:
判断所述时间段是否是未到来的某段时间,并且在该时间段内线路是否处于运营状态;
当增加班次时,判断对应增加的车辆司机在所述时间段内是否有其他班次安排,且判断所述车辆司机在所述时间段内,在时间维度上是否能够完成所分配的班次数,即其发车时间是否小于其上一班次的预计到达时间;
当减少班次时,判断对应减少的班次数是否超出了所述时间段内的原总班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9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