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0206.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力;陈丽丽;陈浩森;焦树强;方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4 | 分类号: | H01M10/054;H01M4/36;H01M4/58;H01M4/587;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硼化钴 石墨 复合材料 正极 温度 离子 电池 | ||
1.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池隔膜、电解液以及金属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为纳米硼化钴与少层石墨烯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硼化钴颗粒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超声粉碎,然后与纳米硼化钴颗粒机械混合均匀,抽滤烘干,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纳米硼化钴颗粒进行超声粉碎。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硼化钴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情况下,将LiCl和KCl按质量比为1.125:1.375混合、研磨,混合均匀后加入CoCl2和NaBH4,继续研磨至细,得到混合粉末;所述CoCl2和NaBH4的摩尔比为1:4;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混合粉末放入管式气氛保护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情况下,对混合粉末进行烧结,结束后取样洗涤,烘干得到纳米硼化钴颗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为纳米硼化钴颗粒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负极材料为铝金属或者铝金属合金,电池隔膜为间隔正极和负极的材料,电解液为含铝离子的非水系离子液体,金属集流体为在铝离子电池体系中表现出电化学稳定的金属箔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铝离子的非水系离子液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将AlCl3粉体缓慢加入到装有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翁([EMIm]Cl)的玻璃杯中,搅拌使反应均匀彻底,最终得到含铝离子的非水系离子液体;所述AlCl3与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翁的摩尔比为1.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稳定的金属箔片包括:钼箔、钽箔和铌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材料包括:玻璃纤维隔膜、聚丙烯隔膜和聚乙烯隔膜。
9.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纳米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均匀混合,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制成浆料,并且均匀的涂覆在电化学惰性的金属集流体上,将涂覆材料放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燥,即得到电池正极材料;
步骤二、将间隔正极和负极的隔膜材料放于烘箱中进行干燥;
步骤三、配置体系所需使用的含铝离子的非水系离子电解液,配制前将材料在真空烘箱内烘干,移至手套箱,在氩气氛围手套箱内混合,室温磁力搅拌,直至所搅拌物质成为可自由流动的液体,即所需离子液体电解液;
步骤四、裁剪实验用金属铝箔,用乙醇清洗表面,并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得到电池负极材料,移至手套箱待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得到的正极材料、步骤二烘干备好的隔膜材料、步骤三得到的电解液、步骤四得到的负极材料在氩气氛围手套中进行组装,得到铝离子swagelok电池或者软包电池,即纳米硼化钴/石墨烯复合电极铝离子电池。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基于硼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正极的宽温度铝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组装好的电池静置后,在25℃恒温箱中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直至电池性能稳定;
步骤二、再将恒温箱设置温度为30℃,并恒温保持,保证电池体系温度与测试环境一致,随后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
步骤三、依次设置恒温箱温度为40℃、50℃、60℃,并恒温保持,保证电池体系温度与测试环境一致,随后分别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实现对电池高温性能的测试;
步骤四、将另一批组装好的电池静置1~2h后,在25℃恒温箱中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直至电池性能稳定;
步骤五、将恒温箱设置温度为30℃,并恒温保持,保证电池体系温度与测试环境一致,随后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依次设置恒温箱温度为20℃、10℃、0℃、-10℃、-20℃、-30℃,并恒温保持,保证电池体系温度与测试环境一致,随后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实现对电池低温性能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0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