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制备及其在萃取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0267.4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维;刘春晓;马晓雪;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10 | 分类号: | C08F283/10;C08F212/08;C08F2/18;C08G59/17;C22B3/24;C22B4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树脂 制备 及其 萃取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制备及其在萃取锗中的应用。于装置中加入环氧树脂、催化剂、阻聚剂,搅拌均匀,在1~2h内缓慢滴加完丙烯酸后,升温反应,在测得酸值小于10后,停止反应,降温,加入稀释剂和交联剂,搅拌反应,得环氧丙烯酸树脂;于装置中加入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反应后,用恒压低液漏斗缓慢滴加由环氧丙烯酸树脂、萃取剂、引发剂制成的混合溶液,悬浮聚合30~40min,再升温搅拌反应,水洗,烘干,得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该萃淋树脂解决了物理浸渍法制备的萃淋树脂在提取分离锗时萃取剂大量流失的问题。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回收方便,可循环使用,环境污染小,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高效提取分离锗的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萃淋树脂是将萃取剂吸附到常规的大孔聚合物载体(极性或非极性载体)上制备而成,用于萃取、提取各种金属,在萃取、洗脱方面兼有颗粒和液体二者的特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大孔径结构,与分离中所用到的其他类型的树脂不同,螯合树脂有较高选择性,但它们在分离中的应用受到合成的复杂性、高成本以及官能团键合到树脂上的困难和费时等限制。所以设计开发合成方法简单,可高效提取分离金属离子的萃淋树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提取分离锗上的应用,本发明是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将萃取剂螯合在环氧丙烯酸树脂内部,形成萃淋树脂微球,解决了物理浸渍法制备的萃淋树脂在提取分离锗时萃取剂大量流失的问题。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回收方便,可循环使用,环境污染小,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1)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于装置中,将环氧树脂、催化剂和阻聚剂混合均匀,搅拌升温至70~90℃后,于1~2h内缓慢滴加完丙烯酸,升温至100~120℃,反应2~4h,在测得酸值小于10之后,停止反应,降温至70~90℃,加入稀释剂和交联剂,搅拌反应60~80min,得环氧丙烯酸树脂;
2)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的制备:于装置中加入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升温至70~90℃,充分反应10~20分钟后,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由环氧丙烯酸树脂、萃取剂和引发剂制成的混合溶液,调节转速为500~700r/min,悬浮聚合反应30~40min,再加热升温至90~120℃,搅拌反应60~80min,水洗、烘干,得到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
进一步的,上述的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步骤1)中,按重量份配比,环氧树脂55~60份、0.7~0.9份催化剂、0.05~0.15份阻聚剂、15~25份丙烯酸、30~35份稀释剂和30~35份交联剂。
进一步的,上述的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步骤1)中,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或F-51环氧树脂;所述的催化剂为氯化三乙基苄基胺、三乙胺或N,N-二甲基苄胺;所述的阻聚剂为对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烷、2,5-二甲基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对苯甲酚;所述的稀释剂为苯乙烯、正丁醇、苯、甲苯、二甲苯、甲乙酮或环己酮;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烯丙基胺、DCP(过氧化二异丙苯)、BPO(过氧化二苯甲酰)、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BHP(二异丙苯过氧化氢)或DTA(二亚乙基三胺)。
进一步的,上述的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步骤2)中,按重量份配比为,100份去离子水、0.1~0.3份表面活性剂、8~12份环氧丙烯酸树脂、5~10份萃取剂、0.4~0.8份引发剂。
进一步的,上述的环氧丙烯酸萃淋树脂,步骤2)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硬脂酸或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萃取剂为TOA萃取剂(三辛胺萃取剂)、N235萃取剂(三辛烷基叔胺)或TiOA萃取剂(三异辛胺萃取剂);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甲乙酮和偶氮二异丁腈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0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栲胶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