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0429.4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9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光平;李冬清;徐洪;王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弯钢入炉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方法,在该棒材加热炉入料炉门内侧处设置判断有无钢坯的冷检为CMD1,当加热炉弯钢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炉操作时,即在钢坯规定入炉时间之后加热炉CMD1仍然处于检得状态时,为了防止钢坯严重撞击加热炉炉内入炉辊道末端缓冲器,在线加热炉钢坯入炉控制程序将自动封锁入炉辊道变频器的使能信号以及速度基准值,同时,封锁加热炉步进梁升降使能信号,由此导致加热炉既不能进钢也不能出钢;
其特征在于:
在保持在线棒材加热炉钢坯入炉控制程序不变的情况下,在该加热炉顺控系统中设置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程序;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不仅可使弯钢入炉,同时还可适当修正弯钢入炉位置;
所述的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程序由功能块BJGRC01~BJGRC14组成;
所述的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程序的控制方式是:
在钢坯入炉开始时,由于原加热炉PLC炉内辊道变频器速度基准值控制电压大于一定值,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05输出端QU将由‘0’态变为‘1’态,同时,在钢坯入炉过程中,加热炉入料炉门口冷检CMD1将处于检得状态,即‘1’态,这样,在加热炉自动进钢方式以及炉内辊道变频器无故障情况下,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10输出端Q将由‘0’态变为‘1’态;
当发生弯钢入炉超时,原加热炉PLC炉内辊道变频器使能信号将由‘1’态变为‘0’态,入料炉门口冷检CMD1将仍然处于检得状态即‘1’态,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01输出端QN,以及功能块BJGRC02输出端Q将输出一个程序循环时间的‘1’脉冲,这样,在加热炉自动进钢方式以及炉内辊道变频器无故障情况下,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03输出端Q将由‘0’态变为‘1’态,由此,功能块BJGRC11输出端Q状态将由等于原加热炉PLC炉内辊道变频器使能信号状态,变成等于功能块BJGRC10输出端Q状态,功能块BJGRC12输出端Y将由等于原加热炉PLC炉内辊道变频器速度基准值,变成等于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所设定的炉内辊道变频器速度基准值;
这样,当发生弯钢入炉超时,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将继续输出炉内辊道变频器使能信号,以及一个固定的炉内辊道变频器速度基准值,由此,使弯钢继续进行入炉操作,直到入料炉门口冷检CMD1处于检失状态,即‘0’态并持续一定时间后,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09输出端Q将由‘0’态变为‘1’态,功能块BJGRC03以及BJGRC10输出端Q将均由‘1’态变为‘0’态,由此,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将直接输出原加热炉PLC炉内辊道变频器使能信号和速度基准值;由于在弯钢入炉超时原加热炉PLC已经使入炉辊道变频器的使能信号以及速度基准值处于封锁状态,这样,炉内辊道将停止运行;
此后,由于入料炉门口冷检CMD1处于检失状态,以及炉内辊道变频器使能信号处于封锁状态,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中的功能块BJGRC13输出端Q将由‘1’态变为‘0’态,功能块BJGRC14输出端Q将由‘0’态变为‘1’态,这样,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将输出允许加热炉步进梁动作信号;
至此,该弯钢入炉控制程序顺利地完成了弯钢入炉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加热炉弯钢入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钢入炉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功能块:
1)、NCM为“数值比较”功能块,
当X1>X2时,QU为‘1’;
当X1=X2时,QE为‘1’;
当X1<X2时,QL为‘1’;
2)、RSR为“复位端R优先的RS触发器”功能块,
当S为‘1’,R为‘0’时,Q为‘1’,QN为‘0’;
当S为‘1’,R为‘1’时,Q为‘0’,QN为‘1’;
当S为‘0’,R为‘0’时,Q和QN保持原态;
当S为‘0’,R为‘1’时,Q为‘0’QN为‘1’;
3)、ETE为“前后沿识别”功能块,
当输入端I由‘0’变‘1’时,QP端仅输出长度为1个循环周期的正向脉冲,在其余状态下QP端保持为‘0’态;
当输入端I由‘1’变‘0’时,QN端仅输出长度为1个循环周期的正向脉冲,在其余状态下QN端保持为‘0’态;
4)、PDE为“前沿延时”功能块;
5)、PDF为“后沿延时”功能块;
6)、NSW为“输入切换开关”功能块,
当I=‘1’时,Y=X2;
当I=‘0’时,Y=X1;
7)、BSW为“开关量输入切换开关”功能块,
当I=‘1’时,Q=I2,
当I=‘0’时,Q=I1;
8)、OR为“或”门;
9)、AND为“与”门;
10)、NOT为“非”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04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