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0575.7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孙长江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 高铁水泥 检测装置 判断系统 视觉检测 桁架 视觉采集系统 轨枕脱模 横梁 三维尺寸测量 外形尺寸检测 在线全面检测 不良产品 吹气装置 导轨安装 二维图形 喷撒装置 批量检测 质量检测 伺服 输送链 智能化 检测 酒精 自动化 视觉 采集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包括轨枕脱模平台、轨枕输送链、检测装置桁架,及横设在所述检测装置桁架上的搭载横梁,搭载横梁通过纵向伺服滑导轨安装在检测装置桁架上;酒精喷撒装置、吹气装置;视觉采集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视觉采集系统、第二视觉采集系。本发明的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用于成品轨枕脱模后的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测,通过引入先进的二维图形识别和三维尺寸测量技术,实现轨枕质量检测自动化和智能化,摆脱以往批量检测的窘境,实现在线全面检测,杜绝错漏检,彻底防止不良产品下线,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枕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
背景技术
成品轨枕脱模完成后,需要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
外观质量检查主要针对混凝土块的裂纹。裂纹是混凝土轨枕的重大质量问题。在轨枕制造阶段,当蒸汽养护过程中升温很快,恒温温度很高时,由于混凝土中气、水、水泥、砂石等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混凝土初期结构强度又很低,高温使气、水大大膨胀,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缺陷,容易引起轨枕表面特别是端头表面混凝土龟裂、疏松。
以外检测方法是人工观察,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不能保证。
外形尺寸检查主要是针对轨枕长度、高度、套管中心距、顶面宽度等,检测方法主要是用检测尺测量,检测过程繁琐,测量精度低,无法做到所有产品的检测,只能通过批次抽检的方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水泥轨枕视觉检测及判断系统,包括:
轨枕脱模平台,轨枕模具在所述轨枕脱模平台上脱离出轨枕;
轨枕输送链,包括两条输送板链,输送板链输送轨枕;
检测装置桁架,及横设在所述检测装置桁架上的搭载横梁,所述检测装置桁架跨设在轨枕输送链上方;所述搭载横梁通过纵向伺服滑导轨安装在检测装置桁架上,沿轨枕输送链运行方向移动;
酒精喷撒装置,安装在所述搭载横梁上,向下方的轨枕喷撒酒精;酒精喷撒装置包括酒精控制压阀和酒精喷头;
吹气装置,安装在所述搭载横梁上,向下方的轨枕吹气;吹气装置包括吹气控制阀和吹气嘴;
视觉采集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视觉采集系统、第二视觉采集系统;所述第一视觉采集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横向伺服滑轨安装在搭载横梁上,安装板上安装有2D相机,用于拍摄下方轨枕2D图像;所述安装板上还安装有3D相机安装架,3D相机安装架上安装有两部3D相机,用于拍摄下方轨枕3D图像;所述安装板上还向下延伸的光源支架,所述光源支架下方安装补光灯,用于轨枕拍摄过程中的补光;所述第一视觉采集系统、第二视觉采集系统在横向伺服滑轨的驱动下,沿搭载横梁横向移动,同时拍摄同一轨枕的两个混凝土结构;
喷码器,安装在第一视觉采集系统或第二视觉采集系统的所述光源支架底端,对应轨枕的侧端面,用于在轨枕侧端面上喷涂出厂编码;
外围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桁架周围;
控制操作屏,设置在外围防护栏上,用于人工控制系统各项参数;
喷码机控制器,设置在外围防护栏上,与所述喷码器连接,用于人工设置喷码内容;
电控箱体,与外围防护栏一体,内部设有电源控制器、控制终端、视觉处理终端;所述电控箱体分别与轨枕输送链、检测装置桁架、酒精喷撒装置、吹气装置、视觉采集系统、喷码器、控制操作屏、喷码机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