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1228.6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奎;何承恩;沙宗枫;张晓芳;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7 | 分类号: | H01M4/137;H01M4/1399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酸酯 高分子 复合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溶剂热法使含有丙烯酸酯类单体、材料A、助剂、表面活性剂、引发剂的混合液在100~25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为4~16h;然后将反应物洗涤干燥,得到所述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
其中,所述材料A为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或碳基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相应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为碳/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碳/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三元复合电极材料,
混合液的配置方法为:将丙烯酸酯类单体溶于溶剂中超声5~30min形成单体溶液,将材料A加入溶剂中超声5~30min形成A溶液,然后将单体溶液与A溶液混合,搅拌5~30min,形成初混液;再将引发剂加入初混液中,搅拌并超声数分钟;
反应溶剂为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丙醇、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混合液的配置方法为:首先将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与所述材料A于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所述引发剂并混合均匀。
3.一种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由丙烯酸酯类单体、材料A、以及引发剂作为原料混合反应得到,
其中,所述材料A为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或碳基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相应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为碳/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碳/金属氧化物/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三元复合电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结构式为:
式中R和R'为取代基,R为-H、-CH3、-CH2CH3、-CH2CH2CH3中的任意一种,R'为-CH3、-CH2CH3、-CH2CH2CH2CH3、-CH2CH2OH、-COCH3、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碳基材料为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乙炔黑、碳纳米管、活性炭、碳纤维、碳气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钌、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钴、氧化镍、氧化铁、氧化锌、二氧化锡、氧化钴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三氯化铁、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偶氮二异丁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原料中还包括助剂,该助剂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丁二烯、二甲基丙烯酸乙烯酯、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异氰酸酯、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酸二酰肼、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葡萄糖、果糖、甲壳素、有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1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