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萃取溶剂及萃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1362.6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魏琦峰;应子文;任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C22B3/32 | 分类号: | C22B3/32;C22B34/22;C22B34/3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钒铬 溶液 同时 萃取 分离 溶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萃取溶剂及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萃取溶剂由萃取剂和稀释剂混合组成,所述的萃取剂为溶解度低于0.5g/L水溶性酰胺,所述的稀释剂为惰性有机溶剂,所述的萃取剂为N‑烷基酰胺和N,N,N,N‑四烷基二酰胺或含有多个酰胺基团等低水溶性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稀释剂为磺化煤油、白油和常温下为液态的卤代烃类化合物等惰性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配制萃取溶剂、萃取、洗涤、反萃铬、反萃钒的工艺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钒溶液或含钒沉淀物和铬铬液,具有工艺简单、萃取能力强、平衡快、分离选择性好、易反萃且经济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艺简单、萃取能力强、平衡快、选择性好、易反萃分离且经济环保的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萃取溶剂及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钒和铬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们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钒铬性质非常相似,一般都是共生于钒钛磁铁矿中,对于焙烧后的钒铬渣,其水浸液中钒铬的分离提纯是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1073414的专利公开一种化学法处理钒铬废液的方法,先以三氯化铁与五价钒再弱酸性溶液中形成沉淀,过滤后再以硫酸和硫酸铵提铬,但是该工艺避免钒铬同时沉淀,只能对低浓度的钒铬液有较好的效果。中国专利CN101121962A发明一种伯仲复合胺萃取分离钒铬的办法,该专利分离钒铬效果较好,但是工序复杂,且耗能较多。中国专利CN102127654采用亚熔盐法提取钒铬,以分步结晶得到钒酸钠和铬酸钠,该工艺所得产品价值较高,但是产品不纯,消耗较多试剂,且回收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萃取能力强、平衡快、选择性好、易反萃分离且经济环保的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该萃取溶剂由萃取剂和稀释剂混合组成,所述的萃取剂为溶解度低于0.5g/L的水溶性酰胺,所述的稀释剂为惰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所述的萃取剂为N-烷基酰胺和N,N,N,N-四烷基二酰胺或含有多个酰胺基团的溶解度低于0.5g/L的水溶性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稀释剂为磺化煤油、白油和常温下为液态的卤代烃类化合物的惰性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萃取剂和稀释剂二者中有一个在25℃是固体或两者在25℃都是固体时,萃取溶剂中萃取剂的质量占比为2%~100%,稀释剂的质量占比为0~98%,当萃取剂和稀释剂在25℃均为液体时;萃取溶剂中萃取剂的体积占比为5%—100%,稀释剂的体积占比为0~95%。
本发明所述的N-烷基酰胺和N,N,N,N-四烷基二酰胺或含有多个酰胺基团的溶解度低于0.5g/L的水溶性酰胺中,酰基中烷基的碳原子数为 1~18,可以是直链烷基也可以是支链烷基。
本发明所述的N-烷基酰胺中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烷基中碳原子数为 1~18,所述的N,N,N,N-四烷基二酰胺中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两个烷基为相同的烷基或不同的烷基,并且这两个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两个烷基的碳原子数分别为 1~18,可以是直链烷基也可以是支链烷基。
本发明所述的磺化煤油碳原子数为11~17,所述白油型号为1#~7#,所述常温下为液态的卤代烃类化合物为氯代烃、溴代烃或碘代烃的惰性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从含钒铬溶液中同时萃取分离钒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萃取分离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配制萃取溶剂:萃取溶剂由萃取剂和稀释剂混合组成,所述的萃取剂为溶解度低于0.5g/L的水溶性酰胺,所述的稀释剂为惰性有机溶剂,两者混合配成萃取溶剂作为有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1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