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城市渗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2166.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创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本发明的下水帽体和保护盖的设置,通过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平面中央开设有大口径无阻碍的上进水口,而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左端和右端侧壁向上固定焊接有M状的保护盖,恰好使得保护盖底部与下水帽体顶部平面之间能够在遇到暴雨或大洪水时,雨水若漫过下水帽体后能够迅速从上进水口外排,而雨水中的杂物则会被阻挡在保护盖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海绵城市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专利申请书CN201720163311.9中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该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包括顺次联通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净滞结构和用水结构,其中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渗水表层贯穿布置有多根溢流管,排水透层中埋设有带孔盲管,每根溢流管位于排水透层的一端与带孔盲管联通,带孔盲管的一端联通至净滞结构。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进入蓄水池存储,并向土壤层渗透;当降雨量较大,蓄水池内的水位上升至带孔透水盲管以上时,雨水经带孔盲管输出至净滞结构经过生态净水处理,再由用水结构提取出。该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渗水效果好,雨水直接渗至地下或排至外部,避免造成积水,该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能够对不同降雨量均实现综合、有效的雨洪管理。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城市渗排结构以及上述专利中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一般都会加设滤水装置,而在滤水的过程中,万一发生堵塞,将加剧洪灾的险情,另一方面,如上述专利中的渗排过程,雨水停留时间短,而向土壤中渗透的速度又慢,因此很难达到滋润土壤的目的。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以解决现有渗排结构中加设滤水装置,在滤水的过程中,万一发生堵塞,将加剧洪灾的险情,并且雨水停留时间短,而向土壤中渗透的速度又慢,因此很难达到滋润土壤的目的的问题。
本发明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滤水口,上进水口,保护盖,底板,渗排体,支撑柱,外渗排槽,内渗排槽,蓄水池,溢水管,渗排管,渗水孔,下水管,滤水头,层级透水孔,涡流头,涡流桨,转动轴,密封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所述渗排体底部通过底部设置的密封体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制成的长方体状的蓄水池的顶部;所述密封体上固定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至少十八组的下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平行设置有五根渗排管,且经过净化的雨水从渗排管中通过其上开设的渗水孔缓慢供给地下水源;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与下方的渗排管的间隔空隙相对应排列设置有四根平行的溢水管;所述蓄水池中部固定砌有混凝土支撑块,且混凝土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楔体状的分水连接体。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平面中央开设有大口径无阻碍的上进水口,而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左端和右端侧壁向上固定焊接有M状的保护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创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创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2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道内的水体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可渗型雨水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