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其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2473.9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展汉;李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瑞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02;G03B21/6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投影屏幕 散热组件 半导体制冷模块 管理系统 光学投影 散热模组 智能开关 温度传感器检测 背光 温度传感器 固定设置 亮度可调 大屏幕 故障率 近距离 无影胶 散热 多模 坏点 拼接 柔和 发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其管理系统,所述光学投影屏幕包括LED显示模组、散热模组和光学投影幕,所述光学投影幕通过光学无影胶与所述LED显示模组黏结,并设置于所述LED显示模组的发光侧,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LED显示模组的背光侧;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散热组件,分别用于对不同区域的LED显示模组进行散热,每个散热组件均包括半导体制冷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通过多模组拼接的方式实现大屏幕的显示,可以使工作温度更加的稳定和均匀,降低了坏点率和故障率,使显示的画面光线柔和,亮度可调,适合长时间近距离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小间距LED屏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小间距LED屏根据不同的显示内容,各个模组的发热量有差异,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均采用在模块后面设置散热片的被动散热方式,无法针对各模块的发热情况进行精准处理,以致使用到一定时长后坏点频繁出现,且各模块老化程度不一,出现色差。散热方面的缺陷已成为小间距LED屏的像素间距进一步缩小的最主要阻碍因素之一。小间距LED显示屏亮度较高,一般高于500CD/M2,明显超过人体舒适度,通过驱动端降低其亮度时,则会出现色彩和灰度的损失。同时,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蓝光辐射很大,近距离观看时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其管理系统,以LED作为显示光源,采用主动式智能散热技术,并在LED前端设有光学投影幕,通过多模组拼接的方式实现大屏幕的显示,可以使工作温度更加的稳定和均匀,降低了坏点率和故障率,使显示的画面光线柔和,亮度可调,适合长时间近距离使用。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包括:LED显示模组、散热模组和光学投影幕,所述光学投影幕通过光学无影胶与所述LED显示模组黏结,并设置于所述LED显示模组的发光侧,所述散热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LED显示模组的背光侧。
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散热组件,分别用于对不同区域的LED显示模组进行散热,每个散热组件均包括半导体制冷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对所述LED显示模组进行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LED显示模组的温度,所述智能开关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光学投影幕由基板、光栅结构层、暗色粒子涂层、散光粒子层和外观成像层依次叠加构成,所述基板为一高透光性的板材,所述光栅结构层包括多个光栅单元,所述暗色粒子涂层为在所述光栅结构层上涂布的黑色感光因子,所述散光粒子层包括透光材质、设置于透光材质内部的散光粒子和设置于透光材质上的过滤有害波段的滤光膜,所述外观成像层的远离暗色粒子涂层的一侧为漫反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LED显示模组由等间距的LED阵列组成,每两颗LED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光学投影幕与所述LED显示模组之间的距离等于LED显示模组中两颗LED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暗色粒子涂层的厚度为0.4~0.6mm。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按照矩阵方式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有害波段为400nm-450nm的波段。
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单元的形状为锯齿形。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开关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温度的大小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数据传输单元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瑞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瑞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2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