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3378.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温从众;郑玲玲;耿艳娟;李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00;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电机 工用 表面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箱和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箱,且机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机体的背部设置有衬板,所述侧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同方位侧边均与衬板的左右两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设置有消音装置,可以在抛光的时候对产生的噪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避免噪音传递产生噪音污染,使设备更加环保,并且设置有支撑板可以将工件放置在滑动板和方形板上进行适当的休息,或者工人自己的手臂放置在滑动板和方形板上进行抛光操作,避免手臂长时间举着进行抛光产生酸痛,使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有将抛光轮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多数是指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采用电机进行动力传输,电机的壳体一般是采用金属制成,加工过程中对电机壳体外部进行抛光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这时一个抛光机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上现有的抛光结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加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不同,所使用的电机型号也不同,电机壳体的大小也相同,且统一电机壳体上的部件大小也不相同,这时抛光装置的抛光轮不能根据抛光工件的大小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置调整,会导致抛光速度较慢,操作较为麻烦;2、有些壳体由于体积较大,所以重量较重,抛光的时候需要双手将工件拿起,长时间的抛光会使操作者非常劳累,不能持续工作;3、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不同,所使用的电机型号也不同,电机壳体的大小也相同,且统一电机壳体上的部件大小也不相同,这时抛光装置的抛光轮不能根据抛光工件的大小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置调整,会导致抛光速度较慢,操作较为麻烦;有些壳体由于体积较大,所以重量较重,抛光的时候需要双手将工件拿起,长时间的抛光会使操作者非常劳累,不能持续工作;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箱、碎屑收集口、脚垫、收集板、操作台、电源开关、型号标牌、抛光轮、摩擦层、内轮、轴孔、调节螺柱、动力装置、电机、固定座、传动轴、限位槽、顶板、衬板、活动消音板、铰链、线盒、支撑板、滑动内筒、限位板、滑动板、方形板、机体、侧板、吸附磁石、滑动长条调节孔和吸音孔,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箱,且机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机体的背部设置有衬板,所述侧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同方位侧边均与衬板的左右两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底部设置有脚垫,所述脚垫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脚垫分别焊接在底箱底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底箱的前侧表面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通过螺钉与底箱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顶部侧边焊接有操作台,且底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碎屑收集口,所述底箱的顶端中部与衬板的内壁连接处焊接有线盒,所述线盒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上方设置有型号标牌,所述衬板的顶端焊接有顶板,所述线盒的左右两侧与衬板的内壁焊接有支撑板,所述侧板的侧边与操作台同向处连接有活动消音板,所述活动消音板的一边通过铰链与侧板连接,且活动消音板的另一端通过吸附磁石与侧板吸附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位于碎屑收集口上方的中间处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左右两端均传动连接有抛光轮,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动长条调节孔,所述滑动长条调节孔的内部插接有调节螺柱,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调节螺柱插入滑动长条调节孔内部与顶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消音板与衬板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吸音孔,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