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3704.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清;陈洋;覃情;朱孝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球 腔体 提取装置 腔体出口 腔体入口 混合液体 连续相 微流控 液滴 种液 连通 左右对称分布 抽离装置 过程完成 气体注射 腔体顶部 体内部 微通道 长轴 竖直 细管 研发 流出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该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装置体内部呈左右对称分布设有椭球型腔体,椭球型腔体长轴沿竖直方向放置,两个椭球型腔体内侧中部通过微通道连通,两个椭球型腔体外侧均通过细管连通气体注射与抽离装置,两个椭球型腔体中的一个椭球型腔体顶部设有腔体入口通道以及底部设有腔体出口通道,另一个椭球型腔体底部设有腔体入口通道以及顶部设有腔体出口通道,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通过腔体入口通道进入椭球型腔体,提取过程完成后,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通过腔体出口通道流出。本提取装置是为了将微流控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而研发,主要用于实现液滴中的包含物的提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使得液滴成为了生物医学、微化工中一个常用的药物、细胞、胶体颗粒、反应物的载体,而这些包含物的提取过程目前多采用接触式的物理方法,经常会造成包含物的破损或死亡。急需开发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方法来实现包含物的提取。
利用气泡作为动力,挤压液滴,由于气泡可以变形,不会造成液滴剧烈运动,不会对其中的包含物有太大的影响。同时,还离不开微流控技术,本发明装置所用原料就是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构成的微流体,对流体的操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本提取装置是为了将微流控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而研发,主要用于实现液滴中的包含物的提取。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包括腔体入口通道1、椭球型腔体2、气体注射与抽离装置3、腔体出口通道4、装置体5和微通道6,装置体5内部呈左右对称分布设有椭球型腔体2,椭球型腔体2长轴沿竖直方向放置,两个椭球型腔体2内侧中部通过微通道6连通,两个椭球型腔体2外侧均通过细管连通气体注射与抽离装置3,两个椭球型腔体2中的一个椭球型腔体2顶部设有腔体入口通道1以及底部设有腔体出口通道4,另一个椭球型腔体2底部设有腔体入口通道1以及顶部设有腔体出口通道4,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通过腔体入口通道1进入椭球型腔体2,提取过程完成后,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通过腔体出口通道4流出。
所述腔体入口通道1和腔体出口通道4直径与一个离散相滴的直径相同,直径可取2~3mm。
所述椭球型腔体2的短轴为离散相滴的直径3~5倍,可取6~15mm。
所述微通道6两侧为喇叭型入口,喇叭口的直径等于离散相滴直径,可取2~3mm;微通道6最窄处直径为提取物直径的3~5倍,可取30~50μm。
所述腔体入口通道1和腔体出口通道4竖直位置对应,腔体入口通道1和腔体出口通道4长度相等。
所述气体注射与抽离装置3与微通道6水平位置对应。
所述椭球型腔体2、腔体出口通道4和微通道6材质为透明和透光的材质。
上述连续相离散相混合液体为连续相包离散相,不是离散相包连续相。连续相流体与离散相液滴不互溶,颜色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连续相和离散相的体积比一定,比如连续相:离散相体积比=3:2。
上述气体注射与抽离装置3中的装置和结构为能实现气体注射与抽离功能的现有结构,如被专利申请号CN201310310609.4公开的结构。
该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装置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移式微流控芯片由表面张力生成液滴的方法
- 下一篇:样品袋套件及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