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3785.1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治;汪洪;童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25/36;C03C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润剂 耐热玻璃纤维 白云石 表面耐热性 玻璃纤维纱 磷酸二氢铝 耐热稳定性 废旧玻璃 原料组成 成膜性 三乙胺 重量份 环氧 交联 硼砂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废旧玻璃80‑90、白云石70‑80、硼砂3‑5、磷酸二氢铝2‑5、浸润剂120‑140,本发明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促进环氧交联,从而得到了稳定的浸润剂,该浸润剂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且耐热稳定性高,本发明的浸润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品玻璃纤维纱的表面耐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玻璃纤维纱的耐热温度可达到300℃以上,然而其并不能满足一些高温领域的需求,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对玻璃纤维纱温度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废旧玻璃80-90、白云石70-80、硼砂3-5、磷酸二氢铝2-5、浸润剂120-140。
所述的浸润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双酚A2-4、甲基丙烯酸甲酯10-13、环氧丙醇3-5、甲醇锂0.01-0.02、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吡啶硫酮锌2-3、三乙胺4-6、环氧树脂E51 50-60。
所述的浸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双酚A、吡啶硫酮锌混合后,加入到混合料重量3-4倍的甲苯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50-55℃,保温搅拌30-40分钟,得甲苯溶液;
(2)取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醇混合,加入到上述甲苯溶液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80-85℃,加入甲醇锂,保温搅拌1-2小时,出料,旋蒸除去甲苯,得环氧溶液;
(3)取环氧树脂E51,与环氧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0-14倍的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为110-120℃,加入三乙胺,保温搅拌2-3小时,加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搅拌至常温,即得所述浸润剂。
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废旧玻璃、白云石、硼砂、磷酸二氢铝混合,送入到炉中,1500-1600℃下熔化,通过漏板冷却拉丝成单丝;
(2)加入到浸润剂中浸泡2-3小时,出料,放入烘箱中,在130-140℃下干燥50-60分钟,出料,冷却至常温;
(3)采用无捻络机络纱,即得所述耐热玻璃纤维纱。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醇为原料,以双酚A的甲苯溶液为反应溶剂,在甲醇锂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环氧溶液,然后与环氧树脂共混,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促进环氧交联,从而得到了稳定的浸润剂,该浸润剂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且耐热稳定性高,本发明的浸润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品玻璃纤维纱的表面耐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热玻璃纤维纱,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