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铜-49氧化18钨-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5030.5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利明;王献栋;张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B01J37/10;C02F1/30;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铜 49 氧化 18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S‑W18O49‑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分散在WCl6前驱反应液中的CuS和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在溶剂热条件下,氧化石墨烯被还原,同时在溶剂热过程中,W18O49直接在CuS和石墨烯上生长,最终得到CuS‑W18O49‑rGO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能够通过改变反应液中WCl6的浓度控制W18O49在复合物中的含量。复合材料的光电和光催化性能均优于纯CuS材料,并且随W18O49在复合物中含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制备的CuS‑W18O49‑rGO纳米复合材料能够用于光电和光催化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S-W18O49-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应用于光催化领域的半导体材料,要实现良好的光催化性能,除了需要具有合适的带隙,对光有较高的吸收利用率之外,其载荷子迁移率要较大,光生电子和空穴能够快速传输到反应位点。采用单一的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领域时,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随时会发生复合而消失,因此其性能常常不尽如人意。构建半导体异质结,产生内建电场是有效分离电子和空穴的方法。
非化学计量氧化钨(W18O49)为n型半导体,文献报道的纳米W18O49的带隙范围在1.6-2.9eV左右,具有较高的吸光系数。此外,W18O49中存在大量氧空位,这些氧空位能够降低带隙,使材料的吸收边红移,同时氧空位还能提供活性位点从而增强光催化活性。CuS为p型导电材料,CuS纳米材料的带隙可调范围很宽,有文献报道的数据在0-2eV,其空穴的传输速度很快,在4.7K温度下,空穴迁移率高达1440cm2•V-1•s-1。将CuS应用于催化领域,可实现较好的光谱吸收和快速的空穴传输。二维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子传输性,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不仅能提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将光生电子快速的从产生的位置传输到反应位点。
将W18O49与CuS和石墨烯复合不仅能拓宽材料的吸光范围,并且能构建分离电子和空穴的异质结,同时,由于CuS和石墨烯分别具有很高的空穴和电子迁移率,分离的电子和空穴能快速的传输到反应位点,能使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提升,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CuS,改良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随后在制备W18O49的前驱反应液中加入事先合成的纳米CuS和氧化石墨烯,在溶剂热条件下,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rGO),同时W18O49直接在CuS和石墨烯上生长,得到CuS-W18O49-rGO复合材料。可通过改变反应液中钨源的浓度来控制复合物中W18O49的含量,从而得到性能不同的复合材料。这一制备CuS-W18O49-rGO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S-W18O49-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5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