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北方风力充足地区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无线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6212.4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良;于东洋;盛玉和;刘智洋;吴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士宝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储能 无线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 移动 风力 电动汽车充电 道路停车位 钛酸锂电池 北方地区 地点限制 剩余电量 实时显示 应急车道 用户决定 充电桩 北方 停车场 充电 高速公路 安置 | ||
一种适合于北方风力充足地区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无线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移动储能充电装置及控制技术。是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受充电桩地点限制的问题,本发明适合于工作在风力充足的我国北方地区,可以安置在停车场、道路停车位附近或者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旁。该装置可实时显示钛酸锂电池剩余电量,供用户决定是否适用该充电装置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移动储能充电装置及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当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尤其是快速充电技术尚不成熟,存在充电受充电桩地点限制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受充电桩地点限制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北方风力充足地区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无线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一种适合于北方风力充足地区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无线充电装置,它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5),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用于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移动储能充电装置(10),所述移动储能充电装置(10)包括风力发电机(1)、AC/DC变换器(2)、钛酸锂电池(3)、双向无线电能传输变换器(4);所述风力发电机(1)的电源出端通过单向AC/DC变换器(2)与钛酸锂电池(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钛酸锂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双向无线电能传输变换器(4)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实现上述装置的控制方法,对于钛酸锂电池(3):它的具体方法为:
对于钛酸锂电池(3):它的具体方法为:
当钛酸锂电池(3)的电量高于90%时,令与风力发电机(1)连接的AC/DC变换器(2)停止工作,当钛酸锂电池(3)的电量低于90%时,开启AC/DC变换器(2),使风力发电机(1)发电并为钛酸锂电池(3)充电,进而通过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4)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充电;此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停止充电。当电池充电过程中达到截止电压时,降低充电电流0.1C,直到充电结束为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的充电结束条件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的SOC 80%或钛酸锂电池(3)剩余电量低于20%。对于钛酸锂电池(3):它的具体方法为:
当钛酸锂电池(3)的电量高于90%时,令与风力发电机(1)连接的AC/DC变换器(2)停止工作,当钛酸锂电池(3)的电量低于90%时,开启AC/DC变换器(2),使风力发电机 (1)发电并为钛酸锂电池(3)充电,进而通过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4)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充电;此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停止充电。当电池充电过程中达到截止电压时,降低充电电流0.1C,直到充电结束为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的充电结束条件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5)的SOC 80%或钛酸锂电池(3)剩余电量低于20%。
本发明适合于工作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安置在停车场、道路停车位附近或者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旁。该装置可实时显示钛酸锂电池(3)剩余电量,供用户决定是否适用该充电装置对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本发明完全摆脱了电动汽车充电受充电桩地点的束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C/DC变换器(2)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向无线电能传输变换器(3)的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