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6865.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R·努斯;G·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B60N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机构 臂靠 基部 引导装置 扶手 弹性元件 移动方向 引导面 加载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运动轨迹 平移 可运动 界定 贴靠 卸载 垂直 移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其包括基部和臂靠放部,臂靠放部能相对于基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彼此相反的移动方向沿着一条运动轨迹平移地移动,该扶手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包括配设给基部的第一引导机构和配设给臂靠放部的第二引导机构,各引导机构构成有配合作用的相对于彼此可运动的引导面并且界定臂靠放部相对于基部沿垂直于移动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在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之间构成间隙,在利用作用到臂靠放部上的力进行加载的情况下,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面接触。特点在于,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将第一引导机构如此加载贴靠到第二引导机构上,使得在卸载的情况下接触仍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扶手例如由DE102007013081已知。扶手的臂靠放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地在引导管上引导。通过该方式可以根据座椅乘员的需求来调整臂靠放部的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的这样的扶手中,通常每个引导管可在两个滑动轴承中引导,其中,滑动轴承由可弹性变形的塑料环、尤其是例如由巴斯夫的材料制成的环构成。基于可弹性变形性,所述环在加载时屈服直至引导管贴靠在刚性的容纳元件上,所述环设置在所述容纳元件中。臂靠放部基于环的弹性变形而发生的移位使用户感觉有明显的间隙。在各端部位置中可以通过坡道消除该间隙。在中间位置中,这(尤其是当扶手不可锁定时)是不可能的并且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是特别受困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该扶手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的臂靠放部,所述扶手在加载时几乎是无间隙的。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扶手来实现。
该扶手包括基部和臂靠放部,所述臂靠放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彼此相反的移动方向沿着一条运动轨迹移动。在此,臂靠放部能运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中间位置中。臂靠放部能够沿着所述运动轨迹平移地移动。所述运动轨迹可以构成为直线的或者弯曲的,或者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直线的和至少一个弯曲的区段。
该扶手还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包括配设给基部的第一引导机构和配设给臂靠放部的第二引导机构。第一引导机构例如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基部上或者与基部一件式构成。第二引导机构例如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臂靠放部上或者与臂靠放部一件式构成。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构成有配合作用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相对于彼此可运动。所述引导机构界定臂靠放部沿垂直于移动方向指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
在各引导机构之间构成间隙。当力F作用到臂靠放部上时,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面接触。引导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即便对臂靠放部卸载时,该弹性元件仍保持第一引导机构与第二引导机构接触。“接触”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应仅理解为直接接触,而是也可理解为配合作用的各引导机构的间接挡靠。
弹性元件将第一引导机构或第二引导机构沿第一加载方向相对于相应另外的引导机构如此加载,即,如同相应于第一引导机构相对于第二引导机构在限定的加载时的相对位置那样。对于臂靠放部而言这例如是臂靠放部被向下加载的加载情况,这是因为座椅乘员支撑到臂靠放部上。换句话说,弹性元件将配合作用的引导机构加载到这样一个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如同基于座椅乘员的支撑加载而调整到的相对位置。在实际的加载情况下于是不发生臂靠放部相对于基部沿该加载方向的相对运动。
在沿与第一加载方向相反指向的第二加载方向加载时,例如在臂靠放部从纵向中心轴线大致水平定向时的位置向大致竖直的定向枢转时,间隙也很少让人困扰,因为臂靠放部被弹性元件缓冲。此外,加载通常如此小,使得弹性元件同样防止间隙或者缓冲该间隙。在这样加载时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影响间隙,即,将弹性元件设计得更刚性或不那么刚性。
弹性元件本身例如可以弹性变形或者例如可以由弹簧加载。弹性元件例如可以由塑料、例如塑料泡沫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瑞玛股份公司,未经格瑞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座椅座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深度的杯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