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汽车制动切换方法及其装置和智能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7263.9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洋坤;李志国;姚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人工模式 制动主轴 智能模式 智能汽车 齿轮啮合传动 电磁吸合 汽车制动 制动机构 人工驾驶模式 啮合传动 智能驾驶 电磁吸 吸合 配合 合作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制动切换方法及其装置和智能汽车,包括人工驾驶模式和智能驾驶模式,制动切换方法为人工模式制动和智能模式制动均为与制动主轴采用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进行,与制动主轴配合的人工模式制动机构和智能模式制动机构择一在电磁吸合作用下与制动主轴发生啮合传动。制动切换方法充分利用了电磁的吸合特性及齿轮啮合传动性能,使制动主轴在同一时期可在电磁吸合的作用下仅能进行人工模式制动或智能模式制动,同时通过简单控制电磁吸合状态,即可使汽车制动在人工模式制动和智能模式制动之间切换,制动切换简单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汽车制动切换方法及其装置和智能汽车。
背景技术
智能无人驾驶车辆制动有一般两种模式,即:智能驾驶模式,人工制动模式。上层控制系统(中控机和ECU)完成信息收集、分析、计算到发出指令等任务,而底层执行机构则是直接实现对车辆控制。
制动机构作为底层制动系统的一部分,与车辆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目前国内智能汽车在智能驾驶模式与人工驾驶模式中车辆制动力切换方面的切换装置尚无相关设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智能制动与人工制动于一体的制动切换装置,以提高车辆制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动模式切换简单且迅速的智能汽车制动切换方法。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智能驾驶模式和人工驾驶模式下制动独立且互不干扰、制动力传递直接的智能汽车制动切换装置。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响应速度快的、整体控制稳定可靠的智能汽车。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汽车制动切换方法,包括人工驾驶模式和智能驾驶模式,人工模式制动和智能模式制动均为与制动主轴采用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进行,与制动主轴配合的人工模式制动机构和智能模式制动机构择一在电磁吸合作用下与制动主轴发生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智能模式制动机构与制动主轴的啮合传动动力由一电机控制一带齿的部件与智能模式制动机构作啮合传动来提供。
一种智能汽车制动切换装置,其包括ECU和制动踏板连杆,在智能汽车的制动主轴外周设置至少两条分布在不同空间平面的齿部,一条齿部与制动踏板连杆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齿式离合器,另一条齿部处设置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智能汽车制动切换装置还包括一可控制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与制动主轴发生啮合传动的动力机构;ECU与第一电磁齿式离合器、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及动力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齿式离合器和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均为齿轮型牙嵌式电磁离合器,齿轮型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包括主动齿轮部和线圈部,主动齿轮部可在电磁作用下发生与线圈部吸合或分离的位移,第一电磁齿式离合器通过主动齿轮部与制动主轴齿部啮合进行传动,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的线圈部与制动主轴齿部始终保持啮合,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主动齿轮部旋转进而使线圈部与制动主轴齿部发生啮合传动。
更进一步地,齿轮型牙嵌式电磁离合器为常开式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还进一步地,齿轮型牙嵌式电磁离合器为干式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包括制动推杆电机和与制动推杆电机相接的齿条轴,齿条轴可与电磁吸合状态下的第二电磁齿式离合器的主动齿轮部啮合。
更进一步地,制动推杆电机为直流12V电动推杆电机。
进一步地,制动主轴端部还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至一固定点处。
一种智能汽车,其设有如上所述的智能汽车制动切换装置,可使该智能汽车在智能驾驶模式和人工驾驶模式下制动互不干扰,真正实现制动独立,同时又能快速灵活地进行制动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