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7423.X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1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座舱 系统 分层 设计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座舱,通俗来说就是智能化的汽车内部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提高,智能座舱系统所使用的应用模块的种类也更加多样。现有技术中,应用模块所使用的框架支撑资源(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交互,多维通信)处于分散设置,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应用模块过程中,加入应用模块时,当该应用模块使用了多个框架资源时,需要针对该应用模块使用的多个框架资源,对多个框架支撑资源的接口进行验证,导致对框架资源的重复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以提高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中,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
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
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
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
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
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
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通过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通讯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扩展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电能表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应用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