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和PP塑料相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7778.9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军;邬峰;易兵;李喜田;秦琪雯;张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L91/06;C08K5/09;C08K5/42;C08K5/01;C08J3/205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苯乙烯 联苯 增白剂 pp 塑料 相容性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和PP塑料相容性的方法,通过将0.005~0.020份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溶于极少量溶剂;将增白剂溶液与1份硬脂酸、1份石蜡、80~120份PP和8~12份PP‑g‑MAH均匀混合;蒸发PP塑料混料的溶剂;进行热塑成型,得增白PP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改善了极性盐类荧光增白剂在塑料PP中的相容性,突破了极性盐类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应用限制,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有利于产业化应用;2、提高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泛黄点浓度,增强塑料增白效果,并提高塑料热稳定性;3、为极性盐类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应用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和PP塑料相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包括外观性能在内的各项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特殊用途塑料的需求,用荧光增白剂来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已越来越受到关注。PP具有合成工艺简单、相对密度小、加工性及机械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发展迅速的一种通用型塑料。因此,用于增白PP的荧光增白剂受到广泛关注。
荧光增白剂从溶解性来分,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荧光增白剂。脂溶性荧光增白剂为刚性共轭结构,难溶于水,只能溶于有机溶剂,且随着共轭链的延长,溶解性急剧减小,仅在DMSO等少数溶剂中微溶,给增白剂提纯过程带来困难。不仅需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同时可能导致化合物不纯影响其增白效果。水溶性荧光增白剂一般为盐类化合物,易溶于水,可以用水重结晶提纯,绿色环保。
现有技术中,在已经商业化的荧光增白剂中,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占80%。二苯乙烯类增白剂结构具有光学性能优良、抗疲劳性高、安全性能好的优点。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 1 0378197.9)提供了一种“二苯乙烯联苯类荧光增白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修饰母体结构和引入特定的生色基团来改善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性能,磺酸钠基团就是一类增白效果良好的生色基团,二苯乙烯类磺酸钠盐增白剂因其溶于水,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增白效果佳而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塑料PP具有非极性和易结晶性,其与极性盐类荧光增白剂的相容性差,而相容性差又进一步导致塑料的白度和热稳定性受影响。这些都限制了极性盐类荧光增白剂在PP中的应用。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开发一种相容性好、泛黄点浓度高、增白效果好、热稳定性高的增白剂应用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容性好、泛黄点浓度高、增白效果好、热稳定性高的提高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和PP塑料相容性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和PP塑料相容性的方法,所有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005~0.020份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溶于极少量溶剂,得增白剂溶液;所述极少量是指恰能溶解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的最低溶剂量;
步骤2:将所述增白剂溶液与1份硬脂酸、1份石蜡、80~120份聚丙烯(PP)和8~12份PP-g-MAH(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丙烯(PP))均匀混合,得PP塑料混料;
步骤3:蒸发所述PP塑料混料的溶剂,得PP塑料待成型料;
步骤4:将所述PP塑料待成型料进行热塑成型,得增白PP塑料。
本发明通过加入一定量的PP-g-MAH来改善荧光增白剂和PP的方法可以起到改善增白剂与PP相容性,从而增强荧光增白剂泛黄点浓度、增强塑料增白效果及提高塑料热稳定性的作用。
优选的,步骤1所述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为0.015份。
优选的,步骤1所述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为极性盐类增白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天线罩用耐候阻燃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