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7921.4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滔;李刚;刘方;孙超伟;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面板 堆石坝 抗震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堆石坝垫层(5)、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以及混凝土面板(2);所述混凝土面板(2)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结构(3);所述混凝土面板(2)设置有若干条垂直分缝a(9);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垂直分缝a(9)的顶部设置有柔性填料层(1),底部设置有砂浆垫层a(6),内部放置有截面为T型的插板a(8);所述插板a(8)的底部插入到砂浆垫层a(6)内部,并通过螺栓(7)固定;所述插板a(8)的顶部与钢筋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设置有若干条垂直分缝b(11);若干条所述垂直分缝b(11)的顶部设置有防渗板(12),底部延伸到堆石坝垫层(5)上,内部放置有截面为T型的插板b(10);所述插板b(10)的底部通过螺栓(7)固定在堆石坝垫层(5),顶部与防渗板(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b(10)卡在防渗板(1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a(8)距离垂直分缝a(9)两侧的距离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b(10)距离垂直分缝b(11)两侧的距离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b(10)的高度大于垂直分缝b(1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坝垫层(5)的表面涂刷有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厚度为0.2-0.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分缝a(9)与垂直分缝b(11)交错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填筑第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首先按照常规面板堆石坝的方法填筑第一级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并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上游的底部设置趾板止水;
第二步:填筑第二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继续填筑第二级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以及堆石坝垫层(5),完成后,在堆石坝垫层(5)上浇筑0.2-0.4m厚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干涸后,预设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上所要预留的垂直分缝b(11)的位置,然后在此位置处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上T型的插板b(10);之后通过浇筑塑性混凝土的方式铺设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浇筑时注意避开垂直分缝b(11)以及T型的插板b(10);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铺设完成并成型后,在垂直分缝b(11)上铺设并固定安装防渗板(12);
第三步:在塑性混凝土面板层(4)上预设混凝土面板(2)上所要预留的垂直分缝a(9)的位置,然后在此位置处铺设砂浆垫层(6),之后在砂浆垫层(6)上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上T型的插板a(8),并将钢筋结构(3)搭在插板a(8)的顶部固定;最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注意避开垂直分缝a(9)以及T型的插板a(8),待混凝土面板(4)干涸后,在垂直分缝a(9)的顶部设置柔性填料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79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棱台桩及棱台式桩林坝
- 下一篇:小型水利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