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不黄变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8088.5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齐文斌;赵朝阳;张毅;董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C08G18/66;C08G18/48;C08G1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梁剑 |
地址: | 2016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碰撞 假人 不黄变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不黄变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IPDI、聚醚多元醇GE-210和GEP-330N混合于110℃反应,制得脂肪族聚氨酯预聚体,即B组分;所述B组分的NCO%为3.7%;
(2)于玻璃烧杯中分别加入小分子胺、聚醚多元醇GEP-330N、MN-500、DL-400,在110℃、压力≤-0.095MPa的条件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然后降温至65~70℃加入流平剂BYK333、消泡剂BYK053、抗氧剂PUR68,搅拌均匀,得到扩链剂,即A组分;
(3)将B组分脂肪族聚氨酯预聚体和A组分扩链剂按照质量比1:0.1充分搅拌均匀,真空除去搅拌产生的气泡,浇注到120℃的模具中,经过60分钟,脱模,再在120℃下经过24小时的后硫化,即得不黄变聚氨酯材料;
其中,按照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A组分的配比为:80%GEP-330N、10%MN-500、5%DL-400、0.2%流平剂BYK333、0.1%消泡剂BYK053、0.2%抗氧剂PUR68和4.5%的小分子胺;
所述B组分的配比为20%的IPDI、30%的GE-210以及50%的GEP-330N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80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