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网-端架构下的人工智能学习终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8787.X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玲;王旭;黄凯;周驭让;宋日辉;朱茜;赵惠;林镇坤;张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艳玲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终端系统 学习 网络传输 学习教育 终端交互 架构 云计算 终端 双向信息传递 网络通讯模块 终端交互模块 云存储平台 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数据 存储能力 内容展现 系统单元 运算能力 智能交互 便捷性 大模块 互动性 构建 互动 三位一体 反馈 分析 交流 教育 | ||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网络传输以及终端交互等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云‑网‑端架构下的人工智能学习终端系统及方法。一种云‑网‑端架构下的人工智能学习终端系统,其中系统单元分为4大模块,包括终端交互模块、云计算平台模块、云存储平台模块、网络通讯模块;本发明根据云计算、网络传输以及终端交互等技术,综合学习、教育以及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构建云‑网‑端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学习终端,提升学习教育内容展现的便捷性和生动性,利用智能交互实现人机双向信息传递交流,以云计算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轨迹、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反馈,以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实现学习者与终端的友好互动,极大地提高学习教育的有效性、能动性及互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网络传输以及终端交互等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云-网-端架构下的人工智能学习终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以云计算,智能终端交互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云计算分享、互动和群体智能的突出特点一方面使得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使服务具有更强的普及性和适用性;这就为新形势下推进学习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途径。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会话发起协议(SIP)是互联网传输协议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与其他应用层协议协同工作,通过Internet控制多媒体通信会话。SIP 协议的传输层协议是实时传输协议(RTP)。
现阶段许多智能交互技术也成熟发展,手势交互、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在终端设备也有成熟的应用。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用户设备,在云计算、大数据设施和应用软件服务的助力下,正成为大数据采集的重要源头和服务提供的重要界面。然而,目前学习教育系统的交互手段仍然单一,与现在日新月异的智能设备应用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学习系统仍停留在基于B/S或C/S架构的纯线上应用,而未采用云网端的技术架构。发明基于云网端架构的人工智能学习教育终端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出于便于移动、易于充电和内容更新的考虑做出的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学习教育内容的展现,但只能止步于内容展现而无法保证学习知识学习的实效,难以推广落实学习教育缺少互动性学习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中,基于数据管理技术设计的学习系统,只能将学习工作流程搬至线上,相对机械化地进行学习数据的处理,仅有小部分内容设计学员学习交流互动以及考核,难以保证学习教育的落实。
上述现有技术中,基于人工智能、智能交互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式智能互动,重点在实现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的双向传递,在应用于学习教育时缺少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的分析和反馈,难以提升学习学习的有效性。
上述现有技术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教学学习系统,通过网络连通学习资源库,能够减轻书本的负担,但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对学习者的分析,无法利用终端收集的数据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且停留于从机器到人的单向信息传递,限制了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
导致上述缺陷的原因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设计更新、太阳能电池板、 LED照明系统以及互联网实现学习教育内容的便捷展现,由于针对的问题在于学习教育内容的展示,因此其使用的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如果仅仅依赖该专利则难以突破以往学习教育中缺少互动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艳玲,未经何艳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8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