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酒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9074.5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礼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昌惠民生态土特产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323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酒 茶叶 取酒器 白糖 酵母 配方 密封容器口 重量百分比 放入容器 重量份数 晾干 塑料膜 专用的 取酒 煮熟 三位一体 发酵 氧气 | ||
1.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重量份数为80-120份的茶叶、20-30份的白糖、0.3-0.8份的酵母、300-400份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水的温度为15度到20度之间;茶叶为高山土茶或者无公害有机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茶叶晾干煮熟后,将茶叶、白糖、酵母和水按重量百分比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发酵;
b用塑料膜密封容器口,前7天每天搅拌1次,接下来每天早晚各搅拌1次,通氧气一次,一个月形成酒后就用专用的取酒器取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酵母的发酵温度控制在25度到28度之间;所述发酵的pH值控制在3.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用皂土澄清,添加量为0.6g/L,时间为80小时,澄清温度为25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酒器包括避光箱(1)和密封圈(13),所述避光箱(1)的内部底面中端固定连接有酿酒罐(2),且酿酒罐(2)的外壁上安装有旋钮(3),所述酿酒罐(2)的左外壁中下端通过贯穿固定连接有进酒管(4),且进酒管(4)的上端设置有加压罐(5),所述加压罐(5)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杆(6),且加压罐(5)的上端通过贯穿固定连接有出酒管(8),所述出酒管(8)的内壁中设置有螺纹接口(7),且出酒管(8)上安装有阀门(9),所述出酒管(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取酒罐(10),所述加压罐(5)的内上壁中端安装有伸缩压柱(11),且伸缩压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折叠腔板(12),所述密封圈(13)通过内嵌安装于加压罐(5)的底面内,所述酿酒罐(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14),且卡槽(14)通过卡合连接有卡块(15),所述酿酒罐(2)的内部安装有滚筒(16),且滚筒(16)的内部设置有搅动横杆(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酒管(8)与螺纹接口(7)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纹接口(7)的外壁与出酒管(8)的局部内壁紧密贴合;
所述伸缩压柱(11)与折叠腔板(12)构成升降结构,且折叠腔板(12)关于伸缩压柱(1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3)的外壁与加压罐(5)的底面局部内壁构成内嵌结构,且密封圈(13)的内径与进酒管(4)的外径相等;
所述卡块(15)与卡槽(14)构成卡合结构,且卡块(15)在酿酒罐(2)的内壁呈环形分布;
所述搅动横杆(17)通过滚筒(16)与酿酒罐(2)构成转动结构,且滚筒(16)为外封闭内开放结构,而且滚筒(16)的外壁与酿酒罐(2)的局部内壁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昌惠民生态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未经遂昌惠民生态土特产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0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