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9129.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市锦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王远同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水 丹参 墒面 播种 粪肥 杀虫剂 平整 深耕 地上茎叶 黑色薄膜 后续管理 苗期管理 目标地块 追肥 手动开 打塘 封严 基部 两组 膜孔 墒边 压实 喷洒 种植 湿润 泥土 相距 干旱 土壤 天气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起高墒:对目标地块深耕、平整、磨耙,起高墒,把墒面理平整;在墒面打播种塘:从墒面一端始,距离两墒边15cm位置打塘,一组有三个塘,塘与塘之间紧密相邻,两组塘相距25cm;施粪肥和杀虫剂:在塘内施入细粪肥和杀虫剂,用黑色薄膜覆盖于墒面,手动开孔,孔与塘一一对应;播种:往塘内浇水,土壤充分湿润后播种;苗期管理:无雨时节,每隔一天喷洒浇水一次,连续浇水4~5次;掏苗封土:待苗长高至10cm时,将丹参苗地上茎叶全部从膜孔中掏出,基部用少量泥土压实封严;后续管理:前期天气干旱时,定期浇水2~3次,于5至8月追肥,于6月和8月各打花苔1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的两个主要生产经营环节是丹参幼苗的培育及售卖、丹参大田生产及产品销售。这两个环节在生产上前后相承,但由于经营目的不同而导致生产模式大相径庭,两环节之间的断层给丹参生产造成诸多不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育苗地块起墒和移栽地块起墒的重复用工;
2. 苗床裸地育苗杂草严重,除草用工多;
3. 育苗移栽的丹参大田,无论覆膜与否,仍需人工除草;
4. 丹参每年6~8月裸地育苗,于10月至翌年5月前移栽大田,育苗时间短,苗偏小,生长势弱,栽后恢复期长,缺苗断垄严重,效果不好;
5. 苗床起苗移栽到大田,幼苗伤根断根严重,大田移栽后恢复期长,成活率低,大田产量不高;
6. 丹参幼苗长距离运输体积大,挤压严重,易发热发霉腐烂,损伤大,运输成本高;
7. 育苗移栽用时较长,达18个月之久,生产效率低,时间、光热、水肥、人工利用不充分;
8. 分段生产工序多,管理难,重复投入,成本高,效益低。
目前的丹参育苗生产中,90%以上均采用露地育苗,即在将要育苗的地块上起墒,墒面磨平耙细后播种,播种后覆盖保温保湿材料,浇透水,确保苗床有适宜的温湿度进行育苗。苗床有杂草出现时,需经常人工拔除杂草,适时追肥和防除病虫害。
丹参育苗一般在每年的6~8月,于当年的冬后至翌年的4月前挖苗售卖,苗期历时4~10个月,常出现苗偏小或育苗用时不经济的问题。
此外,丹参在6~8月育苗,此时,大部分土地都已经种上了庄稼,并处于旺长至成熟初期,处于“收则不熟,铲则可惜”的境地。如果专门预留丹参育苗地块,则又有前期1~5月份土地荒废、杂草滋生的问题。
育一亩丹参苗,成本投入在4500元左右,毛利润约8000元,回报率约为77.8%。
丹参大田生产中,主要分覆膜栽培和裸地栽培两种,均为单株下苗,唯有弱小苗时,一塘移栽2株。移栽规格为行距35~40cm,株距(塘距)25~30cm。每亩移栽8000~10000株(塘)。一般于当年的冬后至翌年的4月移栽,至倒苗后采挖,历时6~12个月。丹参苗移栽生产中常出现因苗质量不好和土壤墒情不佳而缺苗断垄严重,产量低的问题。尤其是在裸地栽培中,中前期田间大量的杂草疯狂生长与丹参争水争肥、田间淤避遮光、病虫害滋长蔓延一直是丹参生产效益损失的主因。由此带来的人工除草费工费时,成本高昂,降低了丹参种植收益。若采用除草剂除草,效果也不理想且并没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很多被认为能用于丹参除草的除草剂在使用后,多多少少都会对丹参的生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从而影响丹参生长。此外,丹参一般都在头年的10月份至翌年的4月份之间进行移栽,此期间少雨,干旱,地温偏低,严重影响丹参的出苗生产。可以说11月至翌年2月之间,虽然能移栽丹参,但其间丹参生产缓慢,收效低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市锦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曲靖市锦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种植减氮增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景天三七的高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