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9307.1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阮俊安;方想;胡密密;朱雨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管道 整体 紫外 光固化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解决了现阶段对排污管道内多处破损修复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通过将整根的紫外线修复管放入排污管道内,使用密封充气组件将紫外线修复管的两堵密封并充气,使得紫外线修复管膨胀后和排污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并将紫外灯管道小车从紫外线修复管内的一端行驶到紫外线管道的另一端,从而使得紫外线修复管的UV固化胶管层固化,从而对排污管道内壁进行支撑且完成对排污管道上多处的破损点修复,实现了同时对排污管道的多处破损点进行修复,提升了对排污管道多处破损的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修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管道修复一般均采用非开挖式的修复技术,而非开挖式的修复技术由于对排污管道的破坏较小、施工修复效率高、耗费物资较少而被广泛推广。其中,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是近几年才得到应用的。
申请号为201711270362.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气囊及采用该管道修复气囊的管道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UV固化胶制成的修复薄膜缠绕在管道修复气囊上;并将管道修复气囊输送到排污管道内的破损处,向管道修复气囊充气,使得气囊本体膨胀,使得修复薄膜贴在排污管道上将破损覆盖;使得管道修复气囊保持一定压力,并且开启管道修复气囊的紫外灯体,使得缠绕在管道修复气囊的修复薄膜中的UV固化胶固化;之后将修复气囊放气并且取出修复气囊。
但是当整根排污管道上出现多处破损时,采用上述修复工艺则需要进行多次修复,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能够同时对排污管道的多处破损点进行修复,提升了对排污管道多处破损的修复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水井和第二排水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S1、预备工作:使用密封堵头将位于需要修复的排污管道两端的管道封堵,将排污管道内的水抽干,并进行清理;S2、检测定位:使用管道检测小车检测排污管道的破损点并进行定位;S3、将紫外线修复管安装到排污管道内,所述紫外线修复管包括UV固化胶管层和位于UV固化胶管层外侧的遮光管层,并且使用密封充气组件将紫外线修复管的两端密封,往紫外线修复管内腔充气使得紫外线修复管膨胀,使得紫外线修复管的外侧壁与排污管道内壁相贴合;S4、将紫外灯管道小车放入紫外线修复管内,使得紫外灯管道小车位于紫外线修复管道的一端;S5、开启紫外灯管道小车的紫外灯,并使得紫外灯管道小车从紫外线修复管的一端行驶到紫外线修复管的另一端,实现对紫外线修复管的固化;S6、将紫外灯管道小车从紫外线修复管内取出,且将紫外线修复管道上的密封充气组件进行拆卸;S7;将紫外线修复管延伸出排污管道的部分进行切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根的紫外线修复管放入排污管道内,使用密封充气组件将紫外线修复管的两堵密封并充气,使得紫外线修复管膨胀后和排污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并将紫外灯管道小车从紫外线修复管内的一端行驶到紫外线管道的另一端,从而使得紫外线修复管的UV固化胶管层固化,从而对排污管道内壁进行支撑且完成对排污管道上多处的破损点修复。上述采用的排污管道的整体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能够对排污管道内多处破损点进行修复,提升了对排污管道多处破损点的修复效率,且紫外线修复管在固化后形成的修复管,能够对排污管道的内壁进行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整根排污管道的结构强度。
其中,紫外线修复管包括UV固化胶管层和位于UV固化胶管层外侧的遮光管层,UV固化胶管层是紫外线修复管的功能层,而遮光管层能够保证紫外线修复管在储存过程中UV固化胶管层不会因受紫外线光照而固化,也能够在紫外线修复管被拉入排污管道时,位于UV固化胶管层和排污管道内壁之间,避免排污管道内壁对UV固化胶管层进行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管道堵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焊接管线堵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