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9655.9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展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M1/724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穿戴 智能 设备 以及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终端,包括: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判断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判断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不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显示是否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的选择信息。本申请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后,根据该距离的大小选择是否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既使可穿戴智能设备在远离智能终端后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还能使可穿戴智能设备在智能终端附近时不进行数据互通,从而使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灵活的进行数据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数据处理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网络的扩大,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完成更多的应用功能。除了用于基本的语音通话和文字消息外,还有如观看视频,浏览照片,浏览网页等,这些应用需要更大的屏幕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样,智能终端的体积就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智能终端作为一个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的设备,用户需要在智能终端附近才能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信息。但智能终端越来越大的体积对用户随身携带造成了困难。且当智能终端不位于用户身边时,其他用户发送到智能终端上的信息也不能被用户接收,用户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现有技术中,用于和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并传达用户接收的信息的设备是可穿戴智能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只在短距离内与智能终端连接,并且在位于智能终端附近不需要进行数据通信时,可穿戴智能设备仍然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无法灵活的进行数据互通,对用户造成了困扰,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无法灵活的进行数据互通,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判断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判断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不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显示是否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的选择信息。
其中,检测当前所处环境;判断环境是否属于预设环境;若是,则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
其中,在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前,进一步包括步骤:判断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是否在同一wifi网络下;若是,则不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进入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其中,显示选择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选择指令,根据选择指令判断是否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
其中,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的步骤具体包括:向智能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接收并处理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
其中,接收并处理终端传输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显示或播放数据包包含的数据,记录输入的用户信息,将用户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智能终端。
其中,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互通的步骤具体包括:向智能终端发送来电转移指令,以使智能终端接收到的来电转移切换至可穿戴智能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终端与可穿戴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判断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与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判断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不与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互通;若否,则等待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选择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中氧化层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芯片测试连接装置和芯片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