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路切换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9715.7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方棋;胡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路 切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阀,阀体具有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切换操作件与切换件连动设置,切换件沿着自身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二密封件;阀体内沿着切换件的移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阀体内在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之间设置有一封堵件;封堵件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通至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切换操作件带动切换件移动至第一密封件与第一压力形成腔的开口对应的位置时,第一压力形成腔为憋压状态,水压驱动第一压力形成腔与封堵件的上端面贴合密封,第一出水口与进水口隔开。上述的水路切换阀,小体积大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水路的装置,尤其涉及水路切换阀。
背景技术
在卫浴系统中,往往是一个进水接头供应多个出水设备,这样就需要设置一个水路切换阀,通过水路切换阀来达到使得不同的出水设备出水的目的。一般的水路切换阀,水路设置都为上下层叠排布,要实现较大的过水面积,一般阀芯体积都较大,影响与之配合的产品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路切换阀,实现小体积大流量。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阀,包括:阀体、切换操作件、切换件;
所述阀体具有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切换操作件与切换件连动设置,所述切换件沿着自身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阀体内沿着切换件的移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所述阀体内在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之间设置有一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通至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中具有开口,所述切换件穿过所述开口;当切换操作件带动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一压力形成腔的开口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为憋压状态,水压驱动第一压力形成腔与封堵件的上端面贴合密封,第一出水口与进水口隔开;当切换操作件带动切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泄压件与第一压力形成腔的开口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为泄压状态,第一压力形成腔与封堵件的上端面分离,第一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件为切换杆,所述切换杆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泄压件和第二泄压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沿着切换件的自身移动方向上下放置;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水流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沿着切换件的自身移动方向上下放置;所述封堵件还具有一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安装孔;所述切换件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切换件在第一泄压件和第二泄压件之间还具有一第三密封件;所述切换操作件带动切换件移动时,所述第三密封件始终与所述安装孔密封贴合,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隔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朝向封堵件上端面的一侧,第二压力形成腔朝向封堵件下断面的一侧,分别为一皮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皮碗上设置一压力腔进水孔,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中分别设置一防堵弹簧,防堵弹簧的一端插入压力腔进水孔中;所述第一压力腔或第二压力腔处于憋压状态时,所述皮碗向着靠近封堵件的方向移动,所述防堵弹簧被拉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一阀体中座、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所述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分别安装在阀体中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皮碗安装在所述阀体中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处,并分别与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内的腔体形成所述第一压力形成腔和第二压力形成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