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尼龙12制备的低信号衰减率隐形光纤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1220.8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9D167/04;C07D201/06;C07D225/02;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光纤护套 光纤 信号衰减 尼龙 制作 损失率 光纤通讯电缆 加工成型方式 十二内酰胺 材料韧性 分子重排 空气氧化 摩擦系数 嵌入性能 液相加氢 液相脱氢 最佳材料 丁二烯 高透明 卷绕性 耐潮性 十二烷 踢脚线 粘合 穿线 护套 环化 家装 门缝 墙面 钻孔 羟氨 加热 察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12(PA12)制备的低信号衰减率隐形光纤的制备方法,由丁二烯通过环化得到十二烷三烯,后通过液相加氢、空气氧化、液相脱氢、羟氨反应、分子重排等一系列处理得到十二内酰胺,后通过一定加工成型方式制备光纤隐形外壳。本发明的PA12制作的光纤护套,其材料韧性较好、摩擦系数较低、耐潮性高、卷绕性较好、嵌入性能较好、稳定性高;本发明的PA12制作的光纤护套,其信号损失率低,是满足光纤通讯电缆护套要求的最佳材料;本发明的PA12制作的光纤护套,使得光纤具有高透明特性,且可根据用户家装的具体情况,利用加热,使其粘合在门缝或踢脚线等不易察觉的地方,避免了传统墙面钻孔穿线的弊端,从而起到隐形的效果。
技术领域
化学、冶金
技术背景
光纤的绝缘体往往是复合系统的,它包括底涂层和外涂层。底涂层材料的选择性往往是使其提供某种功能,如热稳定性、直焊性、耐溶剂性等,一般的底涂层有聚酯、聚酰胺等。某些尼龙,尤其是尼龙66及尼龙6已被用作为光纤的外涂层。然而,这种以尼龙66 或尼龙6为外涂层的光纤,用户在使用时还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电机制造厂往往就地将卷绕的线粘合,一般是将尼龙66为外涂层的线的整个线圈,浸于浸渍槽中再烘干,这样既费时、成本高,而且造成空气污染。缩醛作为外涂层虽然可以自行粘合成型,但如加热到100℃以上,涂层即软化、流动,并将绕组就地粘合。由于缩醛软化温度低,只适用于耐热等级低的系统中。光纤要求耐热等级至少为130℃时,不能使用自粘性缩醛。对尼龙6及尼龙66进行热粘合是不实际的。将尼龙66加热到其融熔温度(约250℃),会超过底涂层及该系统其他元件(如槽衬垫)的耐热等级。此外尼龙66在该温度下在空气中会迅速降解。
其二,尼龙6、尼龙66作为外涂层的第二个缺点是其吸水性。吸水性降低了该种线的电气性能。但当尼龙6、尤其是尼龙66是失水时会发脆。这样降低了其可绕性,并引起绝缘的开裂。
其三,虽然尼龙6或尼龙66符合涂层比其他绝缘材料有较好的可绕性能,但是卷绕和嵌入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尼龙66的动摩擦系数为0.17,如果其摩擦系数再低一点,即使再低0.01,那么将会显著地提高其可绕性及嵌入性能。
因此,一种改进的光纤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能自粘,该温度不能影响底涂层及其他元件,能够耐湿并能提高可绕性及嵌入性能。这种改进不能显著地影响其柔韧性、耐刮性或光纤的耐热冲击性能。
本发明的光纤在可绕行和嵌入型上都有有显著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12(PA12)制备的低信号衰减率隐形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丁二烯通过环化得到十二烷三烯,后通过液相加氢、空气氧化、液相脱氢、羟氨反应、分子重排等一系列处理得到十二内酰胺,后通过一定加工成型方式制备光纤隐形外壳。
本发明的PA12制作的光纤护套,其信号损失率低,是满足光纤通讯电缆护套要求的最佳材料。用PA12制作的光缆护套,可保护绝缘层,提高电缆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在导体上只需涂0.05—0.08mm厚,便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该隐形光纤具有高透明特性,且可根据用户家装的具体情况,利用加热,使其粘合在门缝或踢脚线等不易察觉的地方,避免了传统墙面钻孔穿线的弊端,从而起到隐形的作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12制备的低信号衰减率隐形光纤材料,该材料是在铜或铝导线上至少一层底绝缘层,然后在该底绝缘层上涂以尼龙12作为外涂层外涂层厚度占整个涂层的5—95%。这种光纤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高的耐潮性及在170℃下的稳定性,且在170℃—180℃下能自粘。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在导体上涂以热固性底涂层,在底涂层上涂以自粘性外涂层。外涂层为尼龙12,外涂层厚度为整个图层厚度的5—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1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