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人体信号采集仪及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2220.X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康然;谢林;邓蓉蓉;周长圣;乔昕;缪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然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3;A6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搏信号采集 采集系统 脉搏信号 人体信号 多功能人体 信号采集端 信号采集仪 采集仪 盒体 采集脉搏信号 放大滤波模块 频率转换模块 客户端软件 测量血压 检测结果 血压采集 直观显示 智能终端 中医脉诊 转动连接 盖体 脉诊 诊疗 测量 采集 中医 反馈 转换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体信号采集仪和采集系统,该采集仪包括本体和信号采集端,本体包括盒体和与盒体转动连接的盖体,信号采集端包括:血压采集端、第一脉搏信号采集端及第二脉搏信号采集端。本发明的人体信号采集仪功能多样化,不仅能够测量血压,还能够采集脉搏信号,尤其是,第二脉搏信号采集端还能够精确测量寸、关、尺三个部位的脉搏信号,与中医“三部九候”的脉诊方法一脉相承,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人体信号采集系统接受人体信号采集仪的检测结果,经放大滤波模块、频率转换模块转换得到脉搏信号,反馈至智能终端后通过客户端软件对脉搏信号进行直观显示,为中医脉诊提供了更加便利客观的诊疗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人体信号采集仪和采集系统,能够采集人体血压信号和脉搏信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来判别症候,对患者进行检测。其中的“切”是指“切脉”,为四诊之首,又称把脉,中医医生用手指感知患者桡动脉显现的丰富信息: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诸多信息,切脉时中医医生手指的施力状况与患者脉搏应答之间是有关系的,可探知脉搏的有无,对应的脉之浮、沉、动、伏、革的情况。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当医生为病人切脉时,脉搏的搏动会刺激触觉小体,由触觉小体进行能量转换,把物理刺激转换成神经电信号,经由感觉神经传输给神经中枢大脑形成触觉,再结合相关医学知识从而形成各种脉象。这一过程中由于触觉的形成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脉象的描述中都存在着很多主观的内容,比如金氏脉学中对粘滞性涩搏的描述为:涩点稠密柔嫩,指感粘腻。因此,传统中医脉诊均与医生的感官知觉不可分割,这就造成了对病情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评价和定义。传统的中医过渡依赖于老中医医生,大大限制了中医脉诊的推广和认可,甚至使得中医曾一度被忽视甚至被排斥。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众多脉诊设备,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型脉象仪、北京医疗总厂研制的BYS-14型脉象心电仪等,能够测量一个部位的脉搏信号,但仅能在一个按压力度下测量,与中医“三部九候”的脉诊方法存在一定出入,因而检测的结果准确度还有待提高。且这类设备携带不便,不方便医生门诊或出诊使用,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人体信号采集仪和采集系统,使用和携带都十分便利,且功能多样,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采集人体血压信号或脉搏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人体信号采集仪,包括本体和信号采集端,所述本体包括盒体和与盒体转动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内安装有水银柱和水银罐,所述水银柱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水银罐与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信号采集端包括:血压采集端、第一脉搏信号采集端及第二脉搏信号采集端;所述血压采集端包括:袖带、设置于袖带内的第一气囊、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以及连接于第一进气管端部的第一橡皮球;所述第一脉搏信号采集端包括:第一腕带、设置于第一腕带内的第二气囊、与第二气囊连通的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以及连接于第二进气管端部的第二橡皮球;所述第二脉搏信号采集端包括:第二腕带、于第二腕带内的并排设置的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及第五气囊,所述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及第五气囊分别与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及第五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及第五出气管的汇集点处连接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三橡皮球。
优选地,前述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及第五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密封夹,这样便于分别测量寸、关、尺脉的脉搏信号。
优选地,前述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及第五出气管汇集至一主出气管,通过主出气管与连接管相连接,简化了该人体信号采集仪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然,未经康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2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