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高磷铁矿石提铁降磷的微波流态化焙烧-浸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2372.X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韩跃新;周文涛;孙永升;李艳军;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 | 分类号: | C22B1/10;B03C1/02;C22B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铁矿石 提铁降磷 微波 流态化 焙烧 浸出 方法 | ||
一种强化高磷铁矿石提铁降磷的微波流态化焙烧‑浸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高磷铁矿石作为原料;(2)破碎后磨矿获得铁矿粉;(3)送入微波流态化焙烧炉,在还原气氛条件下焙烧;(4)将焙烧矿磨细后进行弱磁选;(5)用硫酸进行酸浸脱磷,酸浸脱磷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料;将固体物料水洗烘干。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高磷铁矿石高效综合利用,铁品位和回收率高,除磷效果显著,工艺更为节能降耗,且提铁降磷效果更为显著,实现了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的资源化和高效化的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高磷铁矿石提铁降磷的微波流态化焙烧-浸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石总量大,但大量的“贫、细、杂”弱磁性铁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其中以鲕状赤铁矿资源储量达100多亿吨,约占国内铁矿资源总储量的12%,占我国赤铁矿储量的30%,湖北鄂西铁矿、河北宣龙铁矿、湖南宁乡铁矿、广西屯秋铁矿等都属于鲕状赤铁矿类型;鲕状赤铁矿石主要以鲕状、肾状和豆状构造为主;鲕粒以赤铁矿(或者石英、粘土矿物)为核心,由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相互包裹逐层凝结成鲕状颗粒,形成胶体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鲕状构造;由于其自身特点鲕状赤铁矿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最难选的铁矿石类型之一。
我国部分鲕状赤铁矿含磷量高,一般在0.4~1.2%,称为高磷鲕状赤铁矿;我国现已探明高磷鲕状赤铁矿储量37.2亿吨,主要由赤铁矿、鲕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胶磷矿等矿物组成,此类矿石中的磷主要以胶磷矿的形式存在,胶磷矿与其它矿物紧密共生,嵌布粒度甚至小于2μm,不易分离;在烧结过程和高炉冶炼过程中,矿石中的磷将全部转入烧结矿及生铁中,磷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磷是绝大多数钢种中的有害元素,因此,在选冶过程中,高效提铁降磷是决定该矿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
近年来,围绕高磷鲕状赤铁矿高效综合利用这一重要课题,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主要工艺方法可以分为物理选矿、化学选矿、生物选矿和冶炼法;其中选矿法包括强磁-反浮选、磁化焙烧-弱磁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等工艺;冶炼法包括烧结法和熔炼法;物理选矿、化学选矿、生物选矿、冶炼法等每一种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磷铁分离;但由于这类矿石鲕状结构复杂、嵌布粒度较细,单体解离度小等原因,导致每种方法分选效果均不佳,且能耗大,经济效益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高磷鲕状赤铁矿选别指标不显著等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高磷铁矿石提铁降磷的微波流态化焙烧-浸出方法,将高磷铁矿石经过微波流态化焙烧后,再经过磨矿、弱磁选后得到得到弱磁精矿,酸浸后得到降磷铁精矿。通过微波流态化焙烧改变矿石内部鲕状致密结构,使其有利于后续酸浸,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提铁降磷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高磷铁矿石作为原料,其铁品位20~50%,磷的质量百分含量0.4~1.2%;
2、将原料破碎至粒径≤2mm,然后磨矿至粒径≤0.074mm的部分占总质量的60~90%,获得铁矿粉;
3、将铁矿粉送入微波流态化焙烧炉,在还原气氛条件下加热至反应温度500~650℃,焙烧5~10min反应结束,得到焙烧矿;
4、将焙烧矿磨矿至粒径≤0.038mm占总质量的40~85%,然后进行弱磁选,弱磁选的磁场强度为80~85kA/m,弱磁选后得到磁选铁精矿;
5、将磁选铁精矿用硫酸进行酸浸脱磷,酸浸脱磷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料;将固体物料水洗后烘干去除水分,制成脱磷铁精矿。
上述方法中,步骤3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反应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2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