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除垢装置及系统、振动除垢控制系统及振动除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2515.7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C02F1/48;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阳极 除垢 气动锤 固定架 同轴心设置 除垢装置 控制系统 阳极装置 排垢口 阴极 电解效果 工作效率 管状阳极 上下两端 不导电 出水管 进水管 排垢阀 气压 敲击 外周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除垢装置及系统、振动除垢控制系统及振动除垢方法,包括作为阴极的反应器,阳极装置和气动锤,所述阳极装置包括管状阳极与不导电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阳极上下两端,所述阳极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反应器内,所述阳极与反应器同轴心设置,所述反应器上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反应器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气动锤,所述气动锤在连通气压时直接敲击反应器产生振动,所述反应器下方设置有排垢口,所述排垢口上设有排垢阀。有效的效果:阳极与反应器同轴心设置,使阳极与反应器之间的距离相同,电解效果好,PLC控制器与气动锤可以实现全自动振动除垢,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电解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循环水冷却系统中的振动除垢装置及振动除垢系统、振动除垢控制系统及振动除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循环水对工业生产的设备或模具或产品进行冷却,冷却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循环水的蒸发实现的,在循环水蒸发时,循环水被浓缩,循环水中的Ca2+,Mg2+,CO32-,HCO3-等离子浓度会逐渐升高,Ca2+,Mg2+会与CO32-结合,形成CaCO3,MgCO3等不溶解性杂质附着在换热表,面,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为此必须采用相关技术手段防止水垢的产生,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解除垢阻垢技术,但现有技术中的电解除垢阻垢技术还存在如下缺点:
1、电解装置内的阴极与阳极结构复杂,如密闭箱式结构,为了保证阴极与阳之间距离多采用板状结构,这种结构的阴极与阳极的表面积相同,为增大反应面积,会采用多个阴极与阳之间交叉设置,由于这种阴阳极之间的间隔较小,会对清除阴极上的水垢造成不便;还会碰伤阳极,从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及处理效果。
2、现有技术中,清除阴极上的水垢时一般会采用手工或自动刮除水垢,
采用手刮除时,此种方式除垢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弄伤阳极,从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及处理效果。
最重要的是电解除垢的原理是以循环水为导电介质,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电流及电压,让Ca2+,Mg2+等阳离子向阴极运动并在阴极上CaCO3,MgCO3等水垢沉积下来,从而降低循环水的硬度。水垢上有很多用于离子运动的小孔,不管是采用手动刮除还是自动刮除阴极上的水垢时,都是采用外力借用器具刮擦阴极,都会在阴极表面残留一定厚度的水垢,在电解反应过程中,水垢的表面或内部有很多小孔,是离子运动的通道,但通过外力刮擦阴极时会堵塞这些小孔,可以理解为在阴极表面会涂抹了一层结缘层,造成在电解时,离子通过量减少,表现为电压上升,能耗增大,除垢能力下降,影响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水冷却水电解阻垢除垢设备中的振动除垢装置及振动除垢系统、振动除垢控制系统及振动除垢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动除垢装置,包括作为阴极的反应器,阳极装置和气动锤,所述阳极装置包括管状阳极与不导电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阳极上下两端,所述阳极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反应器内,所述阳极与反应器同轴心设置,所述反应器上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反应器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气动锤,所述气动锤在连通气压时直接敲击反应器产生振动,所述反应器下方设置有排垢口,所述排垢口处设有排垢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垢阀可以是手动打开或关闭,也可是由驱动器(如电机或气缸)带动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锤阵列设置在反应器外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2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